高注金匮要略

中二焦消渴之变症也。趺阳即阳明。详别见。盖指右关而言。注作足面之动脉。误。脉浮当兼实脉在内。且非浮出皮面。是从浮于关之上。将逼寸口而言。以浮出皮面。系阳明表热之脉。惟浮于上冲。始为膈热消渴之诊故也。数为热脉。又脉之来属阳。而其去之夹空属阴。数则至速而空窄。阳实阴虚之应也。夫阳明之脉。带实而上浮。是阳明之气自实。而且有浮其气于膈上之势。故曰浮即为气也。数为热。热在阳明。故消谷。数为阴虚。阳明阴虚。故不能自润而大坚也。气盛。指气浮而盛于胸膈之谓。胸膈气盛。则呵嘘之火势既大。而水易下趋。故溲数也。溲数。则水惟一过而不能留润。故干结而即坚。于是坚则愈数。而因数愈坚。则坚数如相搏之状。坚方欲以渴胜数。而数却以消胜坚。此消渴循环不已之道也。不出方治者。因上条有下之利不止之戒。则此条之不言戒者。其以下为正治者可见矣。但于大承中。令芒硝长出大黄之外为合。否则。恐大黄直性下趋之力多。而芒硝软坚破结之功少。但下其未坚者。旁流而下。而使坚者独留。则渴甚而死矣。此条当重看浮字。以浮则气浮于上。而成热高之消渴。方与下条之但数而为中消者有别也。
四条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承上文而言趺阳之脉。纵不浮而但数者。虽无膈热下嘘之势。而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其大便坚而小便数者。此热在中焦。亦能逼下焦之水。而为消渴。又变症中之变也。盖小肠、膀胱。俱在胃下。胃中有热。则上吸胸膈之津液以自救。故渴又下逼小肠之水饮于膀胱。故消。然而机势相成。渴之机动于上。而其势成于消。
消之机动于下。而其势又成于渴。故愈渴愈消。愈消愈渴矣。但言大便坚而小便数。即上条坚数相搏。即为消渴之互词也。
五条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此言首条厥阴消渴之治例也。首二句是水饮与消渴之辨。三四两句。是消渴与消渴之辨。其意以为渴症颇多。不可但因一渴。而即认为消也。比如渴而小便少者。则渐积渐高。而为饮为水。另详本病。若消渴者。则渴而小便反多者为是。以其与水饮门之小便少者相反。故曰反多也。又消症既有厥阴上冲。趺阳浮数之异。若以趺阳热实之候。而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