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释谜
善曰。小儿痫病。目直无声。目睹不转。眼生白障。唇黑眼慢。瞳人瞬动。目间青黑。面青指黑。口出涎沫如白脓。口噤肚胀不乳。喉如牵锯之声。多睡不乳。身热下血不乳。身体痿软不醒。腹内虚鸣。痞逆而痛。吐利不止。汗出壮热不休。卧久不寝。身体反张。大人脊下容一手。小儿脊下容一指。并不治。
卷二 痫痉
痉必拘挛
张涣曰。小儿痉病。所受肝风。怯弱。致筋脉挛缩。两手拳。伸展无力。是名拘挛。宜薏苡丹。
卷二
疳积
古称儿病。惊疳最大。惊得心肝。疳得脾胃。脏腑因由。各不相蔽。童稚之时。病则为疳。弱冠而后。病成痨瘵。
同出异名。惟年齿计。元气亏伤。气血虚惫。其原则一。非有他疠。曰惟小儿。脏腑娇脆。饱固易伤。饥亦为害。热则熏蒸。冷则凝滞。故疳之来。必有伊芳始。或幼阙乳。耗伤形气。此疳之根。积渐生蒂。或两三岁。乳食无制。此疳由脾。
过饱反瘁。或喜生冷。甘肥粘腻。此疳由积。肠胃气闭。或母自养。一切无忌。喜怒淫劳。即与乳吮。此疳由母。传气为戾。或因病余。妄行转泄。胃枯液亡。虚热渐炽。此疳由医。冒昧错治。大抵疳病。缘此等弊。然而古人。五脏分隶。
各有症形。各有方剂。肝心肾肺。脾总多累。二十四候。更宜体会。庄氏家传。最为详备。总之疳候。必先贪嗜。盐酸炭米。好吃泥块。口渴且馋。形体憔悴。潮热肠鸣。面黄便秽。渐渐腹胀。牙干目眯。揉鼻 眉。脊高项细。甚至缩腮。头皮光异。肚大筋青。发焦毛萃。龈烂腿枯。周身疥癞。种种恶候。讵必齐逮。约略形神。实惟危殆。
为语病家。毋徒嗟喟。失治于前。今亦无奈。
卷二 疳积
疳病原由症治
钱乙曰。大抵疳病。当辨寒热肥瘦。其初病者为肥热疳。久病者为瘦冷疳。冷热交作者为冷热疳。当分治之。诸疳皆当补其母。假令日中发潮热。是心虚热也。肝为心母。法当先补肝母。肝实而后泻心。心得母气。则内平而潮热自愈矣。
危亦林曰。疳者干也。瘦瘁少血也。皆由气血虚惫。脏腑受伤。故有五脏疳。外有蛔疳、脊疳、脑疳、干疳、疳渴、疳泻、疳痢、疳肿、疳疮、疳劳、无辜疳、丁奚、哺露。治之各有方。其病多因乳哺失常。肥甘不节。肠胃积滞而得之。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