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释谜


惟肾疳害人最速。盖肾虚受邪。疳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初作口臭。次传齿黑龈烂。热血迸出。甚则齿脱。宜急治之。
才得全活。然齿不复生矣。
张元素曰。疳者。小儿受癖。或久吐泻。医者妄投转过之药。小儿易为虚实。致令胃虚而亡津液。内发虚热。外消肌肉。一脏虚则诸脏皆弱。其病目胞肿。腹胀利色无常。渐加瘦瘠。久不痊可。是肠胃有风。宜宣风散导之。后则各根据本脏补其母。
圣惠方曰。凡小儿疳在内。眼涩腹胀。利色无常。或如泔淀。日渐羸瘦。此候可疗。若鼻下赤烂。自揉鼻。头上有疮。生痂痛痒。渐渐流引。绕于两耳。时时目赤。头发稀疏。脑皮光紧。头大项细。肌体瘦羸。亦可治也。若唇口被蚀。
齿龈五色。或尽峭黑。舌下有白疮。上 有窍子。口中时有臭气。齿龈渐染欲烂。亦可治也。若下部开张。有时赤烂。
痒不可忍。下利无常。亦可治也。若疳蚀脊膂。十指皆痒。自咬指甲。头发作穗。脊骨如锯。有时腹胀。有时下痢。若急治之。无不瘥也。惟五疳有绝候。皆不可治。一衬着脚中指底不觉疼。二抱着手足垂 无力。三病未退遍身不暖。四脏腑泻青涎及沫不止。五项筋舒展无力。如此之候。皆不可治也。
初虞世曰。有热疳。有冷疳。有冷热疳。此其要也。热疳者。病多在外。鼻下赤烂。头痒湿痒。五心烦热。掀衣气粗。渴引冷水。烦躁卧地。肚热脚冷。潮热往来。皆热疳也。冷疳者病多在内。利色无常。其沫青白。肢体软弱。目肿面黧。又一症躁渴卧地。似有热状。惟饮食不进。滑泄无已。亦冷疳也。其有泻多脓血。日加瘦弱。此则谓之冷热疳。
大抵疳之受病。皆虚使然。热者虚中之热。冷者虚中之冷。治热不可妄表过凉。治冷不可峻温骤补。故曰小儿易为虚实。
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
曾氏曰。大抵疳之为病。皆因过餐饮食。于脾家一脏。有积不治。传之余脏。而成五疳之疾。若脾家病去。则余脏皆安。苟失其治。日久必有传变。脾家病。宜沉香槟榔丸、乌犀丸。更察虚实疗之。有虫者。使君子丸。心腹痛。吐清水。虫自下者。二圣丸。诸疳症。皆宜用五疳保童丸、万应丸。常服化积治疳。仍各投本脏调理之剂。宁心、茯神汤。调肝、 归汤。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