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广生集

薄荷、朴硝为末,搽一二次即愈。(《慎疾刍言》)
吐涎四肢冰冷
是症牙根必有水泡,子如米粒大,以软绵裹指,浸汤擦之,即开口而安。(《保婴集要》)

小儿初生,两腮肿硬有核,或在一处,名曰 腮。必面黄、鼻端起细瘰,啼哭不乳。用蜒蚰一条(小者数条)、银朱钱许同研烂,搽肿硬外面,勿令擦去,即消。(同上)一法,用桑柴灰少许,入雄鸡冠血二三滴,再加盐卤一匙和匀,频擦患处亦消。或有用刀割开,取出白块及膜,随将绵拭口令净者,但不善割,反有误事,慎之。(《增订达生编》)
重 重龈
口中上 皮肿起,如囊盛水,名曰重 。牙床肿起,名曰重龈。俱以大针刺破出血,用蒲黄敷之。
(《幼科铁镜》)
马牙
初生小儿口屋并牙根生白点,名曰马牙。不能食乳,少缓则不能救。急用熟针薄筋上挑去白点,有血出为妙。用血绵拭去血,以薄荷煎汤,磨金磨涂之。勿即与乳食,待一时方可与乳,再乳之即愈。(《全婴心法》)
重舌
初生小儿开口后,看舌下重舌有膜如石 子者,若啼不出,速以指爪或针微刺舌线,有血出即活,取桑枝调蒲黄涂之。若血出多者,烧发灰,用猪脂涂之。(同上)
重舌肿木
伏龙肝末,牛蒡汁调涂之。(《圣惠方》)
重舌欲死
以乱发灰(五分) 调敷舌下,不住用之。(《简要济众》)
木舌
此症因心脾积热而成。盖脾之脉络在舌下,又舌为心苗,遇火上冲,令儿舌肿满木硬,不能转动,故名木舌。用朴硝(五分),真紫雪(二分)、盐(一分),共为细末,以竹沥调,敷舌上。若不急治,必致难救。(《保赤正宗》)一方,用黄蜀葵花(一钱)、黄丹(五分) 共为末敷之。(《直指方》)
木舌肿强
白矾 桂心(等分) 为末,安舌下。(《普济方》)
白膜裹舌
初生小儿,有白膜皮裹舌,或遍舌根。可用指甲刮破,令血出。以烧矾末半绿豆许敷之。若不刮破,其儿必哑。(《至宝方》)
噤口
初生七日内噤口,失治多致不救。其症舌上生疮,如黍米状,吮乳不得,啼声渐小,因胎热所致也。牛黄为末,以淡竹沥化一字灌之。更以猪乳滴之。(《外台秘要》)
鹅口
满口皆白,有似鹅之口中,俗谓之雪口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