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鉴

痛,变为恶毒,肿烂成疮,大如盘,或流黄水,或流脓血,遍身臭烂不能动履者,贴此膏药除根,永不再发。
川芎 白芷 生 熟 当归 白术 苍术 陈皮 香附 枳壳 乌药 半夏 青皮 白芷 细辛知母 贝母 杏仁 桑白皮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大黄 柴胡 薄荷 赤芍 木通桃仁 玄参 猪苓 泽泻 桔梗 前胡 升麻 麻黄 牛膝 杜仲 山药 远志 续断 良姜 何首乌 甘草连翘 本 茵陈 地榆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金银花 白蒺藜 苦参 僵蚕 天麻 南星 川乌草乌 威灵仙 白藓皮 五加皮 青枫藤 益母草 两头尖 五倍子 大枫子 巴豆 穿山甲 芫花 蜈蚣(二十条) 苍耳头(七个) 桃柳榆槐桑楝楮枝(各三十)
上药共七十二味,每味用五钱,各要切为粗片,用真芝麻油十二斤,浸药在内。夏浸三日,冬浸半月方可。煎药黑枯色为度。用麻布一片,滤去渣,将油再称,如有十数斤,加飞过黄丹五斤;如油有八斤,加黄丹四斤,根据数下丹,决无差矣。将油再下锅熬,黄丹徐徐的投下,手中用槐柳棍不住的搅,火先文后武熬成,滴在水中成珠不散,春夏硬,秋冬软,此是口诀。瓷器内贮之,临用时加细药。
乳香 没药 血蝎 轻粉 朝脑(即樟脑) 片脑 麝香 龙骨 海螵蛸 赤石脂上细药十味,研为细末,瓷器内收贮。临摊膏药掺上些须,生肌止痛,调血气,去风湿甚妙。
图 五劳七伤,遍身筋骨疼痛,腰脚软弱,贴两膏肓穴、两肾俞穴、两三里穴;痰喘气急,咳嗽;贴肺俞穴、花盖穴、膻中穴。
左瘫右痪,手足麻木,贴两肩井穴、两曲池穴。
男子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血山崩漏,贴两阴交穴、关元穴。
赤白痢疾,贴丹田穴。
小肠气,疝气,贴膀胱穴。
疟疾,男子贴左臂,女子贴右臂,即止。
偏正头风贴风门穴。
腰痛,贴命门穴。
心气疼痛,贴中脘穴。
走气贴两章门穴。
寒湿香港脚,贴两三里穴。
一切无名肿毒, 疮 疮,杨梅顽疮,跌打伤损,痞块,不必寻穴,皆本病患处,即愈。
追风透骨膏 (秘传)
川乌 草乌 淮乌(各一两) 巴豆(三两,去壳) 木鳖子(三两,去壳) 归尾(一两) 白蒺藜(一两) 松香(三两) 白芨(二两) 血余(一团) 槐、柳枝(各一握)
上各锉,以桐油二斤,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