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发挥

络生三百六十五骨节。生三百六十五大穴。三百六十五大穴。
生八万四千毛窍。则耳目口鼻四肢百骸之身皆备矣。所谓四月形像具。五月筋骨成。六月毛发生。七月则游其魂儿能动其左手。八月游其魄。儿能动其右手。九月三转身。十月满足母子分。其中有延月生者。必生贵子。不足日月生者。必生贫贱之人。诞生之后,有变蒸之热。
长其精神。壮其筋骨。生其意志。变蒸已毕。一岁期焉。齿生发长。神志有异于前也。故曰。齿者肾之余也。爪者筋之余也。神者气之余也。吁。人身之难得也如此哉。方其幼也。有如水面之泡。草头之露。气血未定。易寒易热。肠胃软脆,易饥易饱。为母者调摄不得其宜。必不免吐泻惊疳之病矣。及其长也。嗜欲既开。不能修养。是以六气逆侵于其外。七情交战于其中。百忧累其心。万事劳其神。一融之气,安能无病焉。小儿之疮疹。大人之伤寒。
尤其甚也。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亦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卷之一
原病论
夫小儿者。幼科也。初生曰婴儿。三岁曰小儿。十岁曰童子。儿有大小之不同。病有浅各异。观形察色之殊。望闻问切之间。若能详究于斯。可竭神圣工巧者矣。盖望者鉴貌辨其色也。假如面部左腮属肝。右腮属肺。额属心。鼻属脾。颧属肾。肝病则面青。肺病则面白。心病则面赤。脾病则面黄。肾病则面黑。是乃望而知之也。闻者听声知其证也。假如肝病则声悲。肺病则声促。心病则声雄。脾病则声缓。肾病则声沉。此属于脏。又大肠病则声长。小肠病则声短。胃病则声速。胆病则声清。膀胱病则声微。此属于腑。是乃闻而知之也。
问者问病究其原也。假如好食酸则肝病。好食辛则肺病。好食苦则心病。好食甘则脾病。好食咸则肾病。好食热则内寒。好食冷则内热。是乃问而知之也。切者切脉察其病也。假如小儿三岁以下。有病。须看男左女右手虎口三关。从第二指侧。第一节名风关。二节名气关。
三节名命关。辨其纹色。紫者属热。红者属寒。青者属风。白者疳病。黑者中恶。黄者脾之困也。色见红者可治。色黑则危矣。若见于风关为轻。气关为重。过于命关。则难治矣。至三岁以上。乃以一指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