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琴书屋医略
,连心用,打破煎
加乌梅炭二个(米醋泡洗)为引。
如阴虚火炎加知母、黄柏各一二钱(此配入大补阴丸法)。用猪腰子汤、京柿黑豆汤、旱莲草汤(方书有独重用旱莲治此症者),代水煎药俱佳。此等间药少用则无功,多用则碍方药煎,故酌用煎汤代水一法(前芦根通草汤即此意)。
王肯堂《医镜》主心经受热,遗热小肠,用五淋汤加石莲、麦冬,而君以黄连治之。余思此方可治血淋,似难治尿血,姑录以,俟考。因《直指》云小肠有气则小便胀,小肠有血则小便涩,小肠有热则小便痛,可知无痛则无热。尿血无痛,故疑王论沈芊绿亦主肾虚,以太极丸主治。
衄血
肺火上蒸则血从鼻出,名曰鼻衄。大肠与胃热上逼,则血从齿出,名曰齿衄。均宜清降方可统治。但齿衄血症最轻者,可服药,可不服药。
干白茅根四钱,鲜者倍用 大生地三钱 元参三钱 正土桑白四钱,鲜者倍用 大麦冬三钱连心 牛膝一钱半
加鲜竹茹青远茶各二钱,同煎 (方平淡宜多煎代茶)。
服二三剂。血不止加童便一小杯冲服,令引热下行,必应热盛钗斛、天冬、丹皮、黑栀、白茅花可任加。
倘鼻衄不甚者亦等齿衄,均无足虑。若其甚者,与吐血无异,盖漏血过多而不止,则非关血热,实由气虚不能统摄,急当补气以摄血,补气以生血。宜用当归补血汤法,黄耆一两,当归三钱,加姜枣煎(不涉医者逐杯试之)。此法虽气息奄奄,亦可回生。至于伤寒鼻衄,名曰红汗。瘟疫鼻衄,名曰外溃,皆喜其得衄而自解,不必再商治(凡一切血症突来太多者,必须于补气法治之)。
吐血
有内因外因,究竟因于内而七情饥饱劳力所伤者尤多,攻补温寒,须凭脉证,兹先就阴弱阳亢者,拟一方,后参末议。
大生地八钱 干茅根四钱 旧黑栀一钱大天冬三钱, 茜草根一钱 细甘草五钱
加生柏叶二三钱鲜藕节三个同煎。
服一二剂,倘仍频吐不止,再加生莲叶三四钱,生艾叶二三钱,炮姜五六分,童便一二杯,冲服。或用田三七末。六七分,调入。如脉数热甚,加犀角、黄柏、丹皮。倘症轻者,旱莲、女贞、黑豆皮、浮小麦、麦仁、麦冬、桑寄、知母,可任加。如无外感,鳖甲、龟版、元参、牛膝、秋石皆可酌用。若咳胸胁引痛者,加冬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