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要
敛或脓清稀,补脾胃为主。脓出反痛或发热作痛,补气血为主。肿作痛,或晡热内热,补血为主。饮食少思,或作呕吐,补胃为主。饮食难化,或作泄泻,补脾为主。劳碌肿痛,补气血为主。怒气肿痛,养肝血为主。若为儿口所吹,而发肿痛,须吮通探散,否则成痈矣,亦治以前法。若妇人经一二载溃者、名曰乳岩,不治(详见《校注妇人良方》、《外科枢要》)。
立效散
治痈疽瘰。
皂角刺(半斤细锉炒赤)粉草(二两)乳香(另研)没药(另研各一两)栝蒌(五个连皮细研)上为末,每服一两,好酒煎服。
愚按:
前方治痈疽瘰、解毒止痛通用之良剂也。若瘰寒热痛肿赤,乃肝经气病,当清肝火以养肝血。若寒热既止而核不消,乃肝经之血亦病也,当养肝血以清肝火。若初如豆粒着于筋肉,色不变,内热口干,精神倦怠,久不消溃,乃肝脾亏损,当健脾土,培肝木。《外台秘要》云:肝肾虚热,则生矣。《病机》云:瘰不系膏粱丹毒,因虚劳气郁所致,补形气,调经脉,其疮自消。若误下之,必先犯病禁经禁矣(详见《校注妇人良方》、《外科枢要》)。
生肌散
治疮口气滞郁热,肌肉不生,而不收敛者。
木香槟榔黄连(各等分)上为末,敷患处。
愚按:
前症若余毒滞于疮口,而不生肌收敛者,宜用乌金膏以腐化之;若寒邪蕴于疮口,而不生肌收敛者,宜用豆豉饼以温散之;若因气虚血弱不能运于疮口,而不生肌收敛者,宜用补中益气汤以培养之。
独圣散
凡疮疡皆因气滞血凝,宜服香剂。盖香能行气通血也。如疮初作,便以此药入茶饮之。
香附子(姜汁淹一宿焙干研碎)上无时以白汤调服二钱,溃后以局方小乌沉汤加甘草少许,仍服,尤妙。
愚按:
前方气味辛散,宜施于形体充实,气郁血凝者。若血虚气弱,阴虚发热者,又当随症制宜,不可以例施也。
梅花饮子
初服防毒内攻。
忍冬藤(四两)栝蒌根甘葛根川芎乌梅绵黄(炒)甘草苏木(各一两)上作四剂,水酒煎服。
愚按:
前方乃解消热毒之剂,若邪气盛而真气虚者,又当补托其内。
替针丸
治脓成不溃出者。
白丁香砂(另研)真没药(另研)乳香糯米(四十粒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