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品汇精要

)无时甚难得【用】坐汤多用之【质】状如蒲槌【色】微青黄复 似灰 色【味】甘【性】温【行】走肾经【助】龙骨【合治】(集简方)治阳事痿弱用紫稍花生龙 骨 各二钱麝香少许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烧酒下欲解饮生姜甘草汤○(总微论云)阴养生 疮 紫稍花一两胡椒半两煎汤温洗数次即愈【代】和剂玉霜丸注云如无紫稍花以木贼代之【赝】 ( 之此 说与孙说不同近时房中诸术多用紫稍花皆得于湖泽其色灰白而轻松恐非真者当以孙说为正或 云紫稍花与龙涎相类未知是否○(孙光宪北梦琐言云)紫稍花出处甚详已见兽部龙内注中 续集卷之七上虫鱼部 鳞虫 有小毒 卵生 鳞蛇(本草纲目)胆主解药毒治恶疮及牙疼(出胜览及一统志)【地】(李时珍)按(方 舆胜 览云)鳞蛇出安南云南镇康州临安沅江孟养诸处巨蟒也能食鹿【时】(采)无时【用】土人 杀 而食之取胆治疾以黄鳞者为上甚贵重之【质】身长丈余有四足【色】有黄鳞黑鳞二色【代】 (李时珍)按此亦蚺蛇之类但多足耳陶氏注蚺蛇分真假其亦此类与【忌】鳞蛇春冬居山夏秋 居 水能 续集卷之七上虫鱼部 鳞虫 肉无毒附皮 卵生 水蛇肉主消渴烦热毒痢○皮主烧灰油调敷小儿骨疽脓血不止疗手指天蛇毒疮(本草纲 目) 【名】公蛎蛇【苗】生在水中【地】水蛇所在处处有之【时】(采)夏秋取之【用】肉与皮 【质】 大如鳝啮人不甚毒【色】黄黑色有缬纹【味】甘咸【性】寒【治】小儿骨疮(海上方诗云) 小 儿骨痛不堪言出血流脓实可怜寻取水蛇皮一个烧灰油抹上疼边○治天蛇毒(刘松篁经验方 云) 会水湾陈玉田妻病天蛇毒疮一老翁用水蛇一条去头尾取中截如手指长剖去骨肉勿令病者见以 蛇皮包手指自然束紧以纸外裹之顿觉遍身皆凉其病即愈数日后解视手指有一沟如小绳蛇皮内 宛然有一小蛇头目俱全也【合治】(圣惠方)水蛇丸治消渴四肢烦热口干心躁用水蛇一条活 者 剥皮炙黄为末蜗牛五十个水浸五日取涎入天花粉末煎稠入麝香一分用粟饭和丸绿豆大每服十 丸姜汤下【赝】(李时珍云)水中又有一种泥蛇黑色穴居成群啮人有毒与水蛇不同(张文仲 备 急方)言山中一种蛇与公蛎相似亦不啮人(陶弘景)言公蛎蛇能化鳢者即此水蛇也 续集卷之七上虫鱼部 鳞虫 肉有小毒附头骨涎有大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