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科活人全书

翘、黄芩、黄连、生地黄主之。黑斑者。死症也。亦当以秘本大青汤去升麻、桔梗。加生地黄、黄连、黄芩、火 人屎末服之。
大便秘者。加酒蒸大黄利之。
朱曰 麻疹之色。最喜通红。其或淡白。或赤如锦纹者。皆证之偏寒偏热。治法尤不可混。
养血汤
治麻出白色。
生地黄 当归身 红花 陈皮 甘草 生姜一片引。
益营汤
治麻色白。
人参 当归(酒炒) 红花(酒炒) 赤芍药(桂水炒) 甘草 水煎服。
养血化斑汤
治白疹。
人参 当归身 生地黄 红花 蝉蜕 生姜引。
秘本大青汤
大青 元参 知母 石膏 木通 栀仁 人中黄(火 研细) 桔梗 升麻 水煎。调人中黄末服。
阴阳两部多少第四十一
麻本火候先动阳。阳部多时症候良。阳部若是稀少者。恐有后患须当防。
先动阳分后归阴。阴部阳少症亦轻。胸腹四肢向内者。若逢稀少喜盈盈。
麻症虽肺胃主之。而多属于火。发则先动阳气。而后归于阴经。面本为阳。所以人身之中。麻疹阳部。宜多而不宜少。阴部宜少。多亦无妨。何为阳部。头为诸阳之首。面乃阳中之阳。背与四肢。向外者、皆属阳。但得此数处、麻多而透表。则无后患。何为阴部。胸为阴。腹乃阴中之阴。
腰与四肢。向内者、皆为阴。但得阴部少、而阳部多。或阳部透表。而阴部不能尽透。均为顺候。
若阳部少。而阴部多者。须防后患。如解毒汤(见二十六条)除去桔梗。清阳汤(见第九条)除去升麻、桔梗、甘草、生姜等剂。俱可随症加减而用。若阴阳两部俱少者。此乃麻毒轻也。不在此例。
红润不起已出不红第四十二
红润尖耸如珠状。此等麻疹最为上。若红不起二便涩。急用清热透肌汤。
出而不红发热甚。烦躁头疼或身疼。葛根疏邪解表方。须宜早用莫迟延。
麻疹色贵红润。形贵尖耸。若色虽红润。而麻不起发者。或兼二便艰涩。宜用清热透肌汤(见二十五条)去甘草治之。如麻色淡而不起。二便如常者。此属本虚。当兼培养气血。以清热透肌汤(见二十五条)去石膏、甘草。加生地黄、当归治之。若已出而标不红。已现而发热转甚者。或头痛、身痛、烦躁者。以葛根疏邪东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