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子医

附便见效。岂非人生之至愿?岂非医家之妙窍?
何至阴阴沉沉不能出,动与生人有二道?
补药亦多,聊举一二以为例
酸敛收涩皆是补,参芪术苓定为辅。甘淡渗湿亦能补,肉附姜茱聊为伍。
(枣仁五味共乌梅酸敛收涩之类,天麻薏苡②并石乳②甘淡渗湿之类。)
皆非大补大热药,实能有功于脾土。吾尝用意细细思,恰是用药之真谱。
治病有即泻为补者,方能治此虚滞之症
宜补宜泻宜分明,不宜夹杂胡乱行。亦有明知此症宜用补,骤用补药必不灵。
此症皆是湿寒水,暗结气滞中焦久不行。看病不见有结滞,六脉闭隔总不通。
一月二月不能食,稀茶稀水时一冲。不是哕呕不能止,便是虚滞往上壅。
看似沉病不可为,一观神色尚可生。不如只用金丹二三分,使它先去通一通。
即用大补(十全大补汤)一两付,连三赶四贯当中。
二药不可相离远,埙篪③相引递为功。
泻药得力补亦得,使他运转乾坤炒化工。此即高帝将将法,夺印交印只一顷。
从此脉通得露出,从此病疾渐渐轻。虽未饮食仍如旧,转眼时节气满容。
胜似专于用补法,恶滥杂碎闭当中。连吃数付不见效,以为病入膏盲不可生。
我尝治此亦用补,必以泻法为先容。泻只一分补十分,自能运转周天行。
此皆虚极气暗结,湿寒湿水滞不通。不用此法必不灵,一用此法便回生。
如若脉道皆如旧,何用夹杂胡乱行?即无虚虚祸,亦无实实情,方是主人真救星。
请君搁下药性赋,再将兵法诵一通。(久病必须扫尽外症,方可治其根本)
久病用补不用说,亦须临症细诊别。凡是久病必滞痰,凡是久病必积热。
凡是久病必结气,凡是久病必结血。必须扫尽一天云,方可洞见真门阑。
由此而入室,由此而得穴。一用补药便得力,不难立把病根抉。
不然贸然用补必不灵,好如雪上又添雪。吾今得为后学言,不是好为雌黄说。
吾尝治一月间疾,已一年矣。及诊视,风火痰涎无所不有,兼之外症夹杂,甚是可畏。
吾先用针以开其路,次用牛黄散以导其痰,方敢大补气、大补血、大补先天真命穴,以治其根本。
甚矣!久病之难也。
人有彻骨寒症,纵用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