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彻

白三茎。水煎。
十全大补汤肉桂(去皮) 甘草(炙) 芍药(炒) 黄 (蜜炙) 当归(酒净)
川芎 人参(去芦) 白术(土炒) 茯苓 熟地黄(各等分)
每服六钱。姜三片。枣二枚。水煎。
人参养荣汤白芍药(一钱五分酒炒) 人参 黄 (蜜炙) 白术(土炒) 炙甘草陈皮 桂心 当归(各一钱) 熟地黄 五味子(杵) 茯苓(各七分) 远志肉(五分)
姜枣水煎。
卷之一 伤寒
汗下不解
夫汗之不解者。谓汗出不彻也。汗出不彻。则脉紧恶寒而表症仍在。尤宜汗之者也。然有汗愈出而愈不解者。如汗出而肢冷。阳气衰也。汗出而脉躁。阴气竭也。汗出而烦满。胃液干也。所谓汗所当汗而不解者。失之不及者少。失之太过者多也。汗所不当汗而不解者。则认症不的。非因他证。则属虚候也。凡此者均谓之不解。而症既悬绝。则治亦异珠。岂可以其汗出不为汗衰。而复汗之。一逆再逆。以夭人命乎。下之不解者。谓下之而腹满如故。身热如故。尤宜下之者也。然有愈下而愈不解者。如结胸痞满下利等症。使复下之。则既已失下。而不可复下之。必也使不下之。则痞结不去。
邪气在而正气虚也。差治者。调其元气。而佐以除邪。不善治者。惟求尽剂。
罔顾人命。此时而议清议攻议补。俱在所难。惟以升阳益胃。兼消兼和。庶或冀其万一。不然。则所云不解者。终不解矣。
卷之一 伤寒
自利
夫三阴之中寒。则下利清谷。仲景用理中姜附汤。三阳合病。则自下利。仲景以太阳少阳用黄芩汤。少阳阳明用承气汤。盖少阳则火郁。而阳明则上郁也。虽然。三阳邪犹在表。何遽自利以邪郁而不伸。则为飧泄也。故宜以升发之剂扬之。不得遽以黄芩承气抑之可耳。然又有表邪未解。而早投下剂。则邪因而下陷。有表邪未清。而早用寒凉。则水因而旁及。均不可谓协热而又清之。则邪愈不出而食愈不化矣。惟当进升发内消轻缓之剂。泻上中之邪。而下焦自实矣。倘果脉数身热。而下利逼迫。火性急速。方可用芩芍。缓中清火。而以枳朴甘草陈皮佐之。加柴葛上升。乃至当之法。
今人不审所因。一遇下利。舍温中而外。辄日协热。将何以治之而得效也黄芩浓朴汤 治协热下利。
黄芩(一钱五分) 白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