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家枢要
尺为三关)常以六七至为率。添则为热。减则为寒。若脉浮数。为乳痫风热。或五脏壅。虚濡为惊风。紧实为风痫。紧弦为腹痛。弦急为气不和。牢实为便秘。沉细为冷。大小不匀。祟脉。或小或缓。或沉或细。皆为宿食不消。脉乱身热汗出不食。食即吐。
为变蒸也。浮为风。伏结为物聚。单细为疳劳。小儿但见憎寒壮热。即须问曾发斑疹否。此大法也。
诊家宗法
(按此篇所列六条。即予位数情势之义也。)
浮沉(以举按轻重言。浮甚为散。沉甚为伏。)
迟数(以息至多少言数。甚为疾。数止为促。)
虚实洪微(以亏盈言。虚以统芤濡。实以该牢革。微以括弱。)
弦紧滑涩(以体性言。弦甚为紧。缓止为结。结甚为代。滑以统动。)
长短(以部位之过不及言。)
大小(以形状言。)
诸脉亦统之有宗欤。盖以相为对待者。以见曰阴曰阳。为表为里。不必断断然七表八里九道如昔人云云也。观素问仲景书中论脉处。尤可见取象之义。今之为脉者。能以是观之。思过半矣。于乎。脉之道大矣。而欲以是该之。不几于举一而废百欤。殊不知至微者理也。至着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得其理。则象可得而推矣。是脉也。求之于阴阳对待统系之间。则启源而达流。因此而识彼。无遗策矣。
附录
诸脉条辨
(出程观泉医述。系衰辑景岳士材之书而成。以其简切。故僭注而附录之。其论各脉情势。盖校之滑氏枢要。尤见真谛云。)
浮脉。只轻手便得。非必中沉俱无。若崔氏云。有表无里。有上无下。则脱然无根。混于散脉矣。非浮脉之真面目也(脉有素浮素沉之体。故浮无定候。以指面初到脉上为候也。)
洪脉。只是根脚阔大。却非坚硬。若大而坚硬。则为实脉。而非洪脉矣。经曰。大则病进。谓其气方张也。又曰。
形瘦脉大。多气者死。谓形与脉不合也。(洪兼情势。横宽而起伏又大也。)
虚之异于散者。虚脉按之虽 。犹可见也。散脉按之绝无。不可见也。虚之异于芤者。虚则愈按而愈 。芤则重按而仍见也。(虚脉中空。散脉边散。芤血虚且寒。故浮面多一层硬皮也。)
散有二义。一自有渐无之象。一散乱不整之象。比如杨花散漫。或至数不齐。或多寡不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