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药分剂

熟汤搜裹。 火中煨熟。去粉用。忌犯铁。
卷十 燥剂
益智仁
味辛。性温。无毒。得火土金三气以生。降也。阴中阳也。去壳用。
【主治】主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好古)涩精固气。宣通气郁。温中进食。
摄涎足【归经】入脾经。兼入心肾二经。为行阳退阴之品。(兼补剂补心气命门三焦不足)
【前论】海藏曰。益智本脾药。主君相二火。在集香丸则入肺。在四君子汤则入脾。在大凤母。
智。
【禁忌】经疏曰。凡症属燥热。病患有火者。不宜用。故呕吐由热而不由寒。气逆由怒而不均
卷十 燥剂
补骨脂
味辛。性温。无毒。禀火土之气。兼得天令之阳以生。降多于升。阳中微阴也。得胡麻良。恶甘草。忌羊猪血。
【主治】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堕胎。(开宝) 男子腰肾泄【归经】入脾命门心包三经。为壮火益土之品。(补相火以通君火)
【前论】飞霞曰。故纸属火。收敛神明。能使心包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故元阳坚固。
骨髓相生为血【禁忌】经疏曰。凡病阴虚火动。阳道妄举。梦遗尿血。小便短涩。目赤口苦舌干。大便燥【炮制】雷公曰。此性燥毒。须酒浸一宿。再以东流水浸三日夜。蒸半日。晒干。胡桃肉同
卷十 燥剂
葫芦巴
味苦。性温。无毒。禀春夏之阳气以生。升也。阳中阳也。
【主治】主肾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茴香、桃仁。
【归经】入命门经。为壮元阳除寒湿之品。(兼补剂 能温暖丹田)
【前论】洁古曰。元阳不足。冷气潜伏。不能归元者。宜之。 子和曰。有人病目不睹。
思此【炮制】禹锡曰。出岭南番舶者良。云是番莱菔子。酒浸或蒸或炒。
卷十 燥剂
附子
味辛甘。性大热。有大毒。全禀地中火土燥烈之气。兼得天之热气以生。降多升少。
浮中沉无所不至。阳中阴也。地胆为使。恶蜈蚣。畏防风、黑豆、甘草、黄 、人参、童便、犀角。忌豉汁。得川椒、食盐。能引下行。直达命门。
【主治】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痿 。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
(本经) 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