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求师意
热验之,亦有可取。
歌曰:紫风红伤寒,青惊白色疳,黑时因中恶,黄则困脾端。鼻冷定知是疮疹,耳冷因知风热症,遍身皆热是伤寒,上热下冷伤食病。人若以此色、脉参佐验之,所得亦过半矣!小儿病多是食积、痰热、伤乳,大抵肝与脾病多。又云:小儿多肝病,大人亦然。肝只是有余,肾常是不足。
卷之下 小儿门
蛔虫
或脏腑虚弱,或食甘肥则虫动,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不休止,上攻心痛,口喜吐涎及清水,贯伤心者死。其脉凡腹痛法当沉弱而弦。今反洪大则是虫也。仲景用乌梅丸治之。诸杀虫药皆可疗,使君子尤良。蛔虫束行,吴茱萸根尤胜。
一人年十八,自小面带微黄,五月间腹大痛。医以小建中加丁香两帖,不效,加呕吐清汁;又与十八味丁香透膈汤两帖,食全不进,痛无休止,如此者五、六日;又与阿魏丸百余粒,至夜发热不睡,口却不渴,脉左二部沉弦而数实,痛处不可按;遂与大柴胡汤四帖加甘草下之,痛呕虽减,食犹未进;遂与小柴胡汤去黄芩、人参,加芍药、陈皮、黄连、生甘草,二十帖而愈。
一人年十七,家贫多劳,十一月病恶寒而吐血两三日,六脉紧涩,一月后食减中痞。医投温胆汤、枳壳汤,三日后发热,口干不渴,口中有痰。予曰:此感寒也。询之,八日前曾于霜中渡水三、四次,心下有悲泣事,腹亦饥。遂以小建中汤去芍药,加桔梗、陈皮、半夏,四帖而愈。
卷之下 小儿门
丹瘤
即《内经》丹 ,由其丹之流走,故名丹瘤。古方所谓赤游肿,因肌肉虚,为风毒热气所乘,搏于气血,则肌肤赤而肿起,其风随气行不定,故名。赤游肿俗谓之瘤,由风热发丹,流走经络,散发肌表,如丹之赤,如火之烧也。若遍身发赤,曰天火丹之类三十余条。治法随其所在而镰之,泄去毒瓦斯;不尔,则丹毒入腹近心则死。但初发心痛者,不可镰尔!用药内饮、外敷各有方,大抵散风热、和气、活血、凉肌而已。《原病式》亦曰:赤溜热胜气也,火之色,相火主之。游肿一 一赤溜一也。
卷之下 小儿门
脱肛脱囊
脱肛因下痢肠虚冷兼用驱气故也。脱囊者,阴核肿大坠下即溃也。小儿多因啼怒驱气(云云),阴气结聚不散所成也。阴气者,厥气也。二气下流纳于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