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遵经
言之。
目者。阳证也。瞑目者。阴证也。目不合者。气留于阳。目不开者。气留于阴。目纲筋急而不合者。太阳阳明之筋寒。目纲筋纵而不开者。太阳阳明之筋热。目圆者阳气绝。目小者阴气亡。口眼 斜者。阳明中风。口目动作者。阳明将绝。昏睡露睛者。阴阳俱不足也。此开阖之变。阴阳之分也。以目睑言之。上睑属脾。下睑属胃。睑动迟者脾动迟。睑动速者脾动速。上睑气壅者。脾衰于内。下睑微肿者。水聚于中。目胞肿痛者邪气实。目眶陷下者正气虚。此目睑之变。虚实之辨也。以眼珠言之。目肿胀者为实。目陷下者为虚。上视者太阳不足。下视者宗气亏虚。斜视者。少阳已绝。直视者。少阴已终。目转目运者。阴经之绝证。目HT 戴眼者。阳经之死候也。此眼珠之变。死生之异也。盖察目之形容者。所以辨其脏腑经络也。观目之气色者。所以辨其寒热虚实也。合形容气色以观之。参声音脉症以辨之。分其脏腑经络。以审其寒热虚实。庶乎知病之所。而无泛治之虞。不则寒热虚实虽明。而脏腑经络未达。其犹风马牛不相及欤。
卷下
眼目气色提纲
凡诊眼目。既察形容。当观气色。夫目者心之符。肝之窍。五脏六腑之精气也。华色者。其荣也。论疾诊尺篇曰。目赤色。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此以目色分五脏也。由是而观。有明暗之辨焉。有清浊之分焉。有浅深之异焉。明则神气充足。暗则神气亏虚。清者病在阳。浊者病在阴。浅深者。言乎其虚实也。合而论之。则深而清明者为太过。浅而浊暗者为不及。太过者病在外。不及者病在内。察其气色而言脏腑。察其脏腑而言病症。明暗者言其光彩。清浊者论其气色。气色淡者谓之浅。
气色浓者谓之深也。以寒热言之。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以证候言之。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其声色臭味情志变动。与夫部位之生克。色病之从违。皆可以面部相应之法。比例而推也。然面目相应者。固可同断。面目不应者。亦可合观。盖应者其常。不应者其变。知其所以变。则知其所以病矣。经曰。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