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玉函经二注

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吴茱萸(三两) 当归 芎 芍药 桂枝 人参 阿胶 生姜丹皮 甘草(各二两) 半夏(半升) 麦冬(一升去心)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止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衍义〕下利不止。病属带下。何也。妇人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经水遂止。今年五十。经绝。胞门闭塞。冲任脉不复。输泄之时。所积于血。自胞门化为带下。无所从出。大便属阴。故就大便而下利矣。考大全良方集。是方出千金。治女人曾经小产。或带下三十六病。以或字分为二。金匮以带下属半产瘀血。岂带下三十六病。无湿热之实邪。而尽属于瘀血虚寒哉。盖为带脉居身形之半。凡十二经络并奇经八脉。各挟寒热之邪。过而伤之。动其冲任。则气血为之不化。心肾为之不交。变成赤白漏下。治之必察始感何邪。何经受害。为虚为发何状。脉见何象。令在寒暑随宜。以权变治之可也。岂概云三十六病。尽切是方乎。终不若仲景之有原委。而可为后世法也。盖小产是胞脉已虚。不能生新推陈。致血瘀积在下。而生发之气。起于下焦。固藏之政。亦司下焦。下焦瘀积在下。而既结于阴。则上焦之阳不入矣。遂成少腹里急。腹满。四藏失政。则五液时下。其阳至暮。当行于阴而不得入。独浮于上。为发热。为掌上热。为唇口干燥。故必开痹破阴结。引阳行下。皆吴茱萸主之。
益新推陈。又芎归为臣。丹皮佐之。然推陈药固多。独用丹皮者。易老谓其能治神志不足。血积胞中。心肾不交。非直达其处者。不能通其神志之气。用半夏以解寒热之结。阿胶、人参补气血之不足。麦冬助丹皮。引心气入阴。又治客热唇口干燥。桂枝、生姜发达生化之气。甘草益元气。和诸药。妇人小腹寒不受胎者。
崩中去血。皆因虚寒结阴而阳不得入耳。尽可治之。设有脉沉数。而阳乘阴者。
亦为带下不成孕。崩中去血等证。又乌可用是治之。必须脉辨也。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土瓜根散方 阴 肿亦治之。
土瓜根 芍药 桂枝 虫(各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