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言
之文,合于脉道行次,当补“”字,改“颔”字。
下挟脊贯臀。
《脉经》作“下会于后阴,下贯臀”。案:本经所生病中有痔,痔为后阴病,经有生于后之阴症,必有会于后阴之脉。本篇云:足太阳之正,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与《脉经》文合。此经不应脱去,此脉当从《脉经》改正。
头囟项痛。
《脉经》“囟”作“脑”,“项”作“顶”。案:以本经从巅入络脑论之,《脉经》义长。如马本则项痛一症,与下复,非也。
气不足则善恐。
《素·脉解》作“少气善怒”,是气不足,与善恐当平列,“则”字衍也。自饥不欲食以下至此,皆为气不足所生,何独一善恐也?当从脉解削正。
是为骨厥。
《脉经》“骨”作“肾”。
循胸中。
《脉经》无“中”字。案本篇通例,凡言循者,皆系浮行之脉。若胸中则为脉道伏行之次,当注云若入,不当云循也。经无“中”字,显然。马注亦无“中”字。
布膻中。
《脉经》“布”作“交”。案:马注亦作“交”。则经本不误,否则上言布,下言散,岂不义复。
以屈下颊至 。
《脉经》“颊”作“额”。案本经从耳上角而下,自额至 ,其势顺;自颊至 ,其势逆。
且经果有此环回之脉,亦当云以屈下颊,复上 ,不得如是立文也。急当从《脉经》改正。
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 。
《脉经》引此有二文:一作“上迎手少阳于巅”,一本与此同,但无“抵”字。案马注亦无“抵”字,则经本不衍,当削正。至“上迎手少阳于巅”,揆之穴道甚合。盖在阳白、眼隼、目窗、正营、承灵、脑空之次,于马本较备,必当从《脉经》改正。
入小指次指之间。
《脉经》“间”作“端”,义长。盖小指次指即无名指,非是两指,不当云“间”。
还贯爪甲,出三毛。
《脉经》“贯”下有“入”字。案“三毛”无义,根据足厥阴经经文,当为丛毛。
颔痛。
《脉经》作“角额痛”。袁校本作“头角痛,额痛”。案:本经自颊车下颈,不及颔,不当有颔痛一症。其支脉自目兑 上迎手少阳于巅,必过额无疑,应有额痛一症,《脉经》义长。至“头角痛”三字,即上“头痛”二字之异文,但三阳惟太阳居头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