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论

一钱)当归(三钱)赤芍(三钱)生地(三钱)刘寄奴(三钱)方主行气下血。使经通而石瘕去。
叶氏养胃汤
麦冬(三钱)扁豆(三钱)玉竹(三钱)甘草(一钱)沙参(三钱)桑叶(三钱)清平甘润。滋养胃阴。在甘露饮救肺汤之间。
脾约丸
麻仁(三钱)白芍(三钱)大黄(一钱)枳壳(一钱)浓朴(二钱)杏仁(三钱)为末。蜜丸。润利大便。
三物汤
浓朴(二钱)枳壳(一钱)大黄(一钱)
附子汤
附子(五钱炮)人参(三钱)白术(三钱)云苓(三钱)白芍(三钱)此仲景温肾之主剂。附子色黑大温。能补肾中之阳。肾阳者。水中之阳。泄水之阳者木也。故用白芍以平之。封水之阳者土也。故用白术以填之。水中之阳。恐水邪泛溢则阳越。茯苓利水。俾阳不因水而泛。
阳斯秘矣。水中之阳。若无水津以养之。则阳不得其宅。故用人参以生水津。使养阳气。阳得所养。阳斯冲矣。六味左归。补肾阴以养气之法。都气丸。所以得名也。附子汤。肾气丸。补肾阳以生气化气之法。
栀子豆豉汤
栀子(五钱)淡豆豉(五钱)服后得吐为快。
甘麦大枣汤
大枣(五枚)甘草(三钱)小麦(五钱)三药平和。养胃生津化血。津水血液。下达子脏。则脏不燥。而悲伤太息诸证自去。此与麦门冬汤。滋胃阴以达胞室之法相似。亦与妇人乳少。催乳之法相似。乳多即是化血之本。知催乳法。则知此汤生津润燥之法。
桃奴散
肉桂(一钱)五灵脂(三钱)香附子(三钱)砂仁(一钱)桃仁(三钱)延胡索(三钱)桃奴(三钱)雄鼠屎(一钱)
三一承气汤
芒硝(三钱)大黄(二钱)枳壳(钱半)浓朴(二钱)甘草(一钱)攻下火结之通剂。
都气丸
熟地(五钱)山药(三钱)云苓(三钱)丹皮(三钱)山萸肉(三钱)泽泻(三钱)五味子(一钱)人身呼吸之气。司于肺而实根于肾。此气乃肾中一点真阳。而深赖肾中之水阴充足。涵阳气而潜藏于下。故气退场门鼻。则有津液。气着于物。则如露水。以气从水中出。水气足。故气亦带水阴而出。其纳入于肾也。有水封之。而气静秘。故肾水足者。其气细。龙能蛰。龟能息。世传仙术。有五龙蛰。有龟息。皆是敛气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