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琐语

至三阴,从无再传太阳之理,但转属阳明耳。
白虎汤行阳明内蒸之热,非解阳明外见之热也,故但有表热不用石膏。
数脉有二,非热盛即虚极。迟脉亦有二,寒者固迟,而热极亦能迟,实非迟,乃伏而不动耳。
未汗恶寒者,邪盛而表实;已汗恶寒者,邪退而表虚。汗出之后,大邪都既散,不得更有恶寒者矣,汗后而更恶寒,非虚乎?
病之内陷,谓邪向内陷,不能从外解也,今则以内陷为虚矣。
正虚邪实,邪与正争,故发战汗出而解。正不虚,邪未实,邪不与正争,故不战,汗出而解。邪正俱衰,阴阳自和,故不战不汗出而解。
服桂枝汤,必当先烦,乃汗出而解。服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此烦此振,下□战汗也,战而汗出,其病必解,不可疑是加病。
阳明病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亦是战汗。
未经汗下而燥者,为阳盛致燥之阳明,必以撤热为急。已经汗下而燥者,为夺血致燥之阳明,则以滋燥为主,滋阴药之先后缓急,以此为准。
同一呕也,其发热恶寒而呕者,属太阳。寒热往来而呕主,属少阳。但发热不恶寒而呕者,属阳明。故凡呕当分三阳而治之。其无寒无热而呕者,则取诸中焦。
病之初传阳明,尚有营卫之分,过此则不论营卫矣。
古人谓阳气为阳,而于阳邪亦为阳;于阴气为阴,而于阴邪亦为阴。
头汗出,为阳郁于表,非阳虚相上也。
少阴用麻黄,证皆发热无汗《论》中不言无汗者,阴不得有汗,无庸言也。
六经之病,以证分之,于读书时先明何经作何证,则于临病时方可知何证为何经,在病者可□告人□是何经病也,故必先读书而后临证。
阳邪多结于上,阴邪多结于下,故上焦之结多热,下焦之结多冷。
营卫之流行,皆本肾中先天之气,故曰卫气,营气,皆以气言。
温病不恶寒,热从里生也;中暍汗出恶寒,以暑于表入也。温病之脉浮而实;中暍则浮而虚,以暑伤气也。温病传变无定;中暍则不传,不食则死。温病初起不过欲饮;中暍初起即大渴引饮。温与暑以此为辨。
中暍与伤寒相类,伤寒初起无汗不渴;中暍初起,渴而汗出。中热与温病相类,温病初起渴不恶寒;中暍初起恶寒而渴。
同一烦躁也,太阳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