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愈。经云:辛甘发散为阳者是也。若夫荣卫俱伤,又非此二汤所能治也。须大青龙汤,然此汤太峻,又非庸俗所可拟也,予亦有代之者。盖冬时为正伤寒,天气严凝,风寒猛烈,触冒之者,必宜用辛温散之。其非冬时,亦有恶寒头疼之证,皆宜辛凉之剂,通表里和之,则愈矣。若以冬时所用桂枝辛温之药通治之,则杀人多矣。曰辛凉者何?羌活冲和汤是也,兼能代大青龙为至稳,呜呼!一方可代三方危险之药。
按:辨寒温暑药甚明,冲和一汤,尤为温凉二证穿杨之剂,百发百中者也。
卷中 古今名医暑证汇论
伤寒变温热病
论曰:《活人书》发于温病曰:阳热未盛,为寒所制,岂有伏寒既已变而为温?尚可言寒,能制其阳热耶?又于热病曰:阳热已盛,寒不能制,亦不当复言其为寒也。盖是春夏阳热已变其伏寒,即非有寒能制其阳热耳,外有寒邪,能折阳气者,乃是时行寒疾,仲景所谓春分以后,秋分节前,天有暴寒,为时行寒疫是也。三月四月,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则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是知时行寒疾,与温热二病所论阳气盛衰时月则同。至于论暴寒之寒,与伏寒已变之寒,自是相违,名不正则言不顺矣。张仲景又云: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要在辨其病源,寒热温三者之殊,则用药之冷热判然矣。
按:南阳发变字,大有慧心,至于伏寒之误,南翁亦灼然知其然,而不敢明攻其非,恐起袭闻者议耳。乃亦为非时寒疾,以破其惑,始自东垣设寒疫一款,皆可羽翼《内经》,启蒙万世也。
卷中 古今名医暑证汇论
温病辨
《难经》曰: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
如太阳证头疼恶寒,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病温也。
过时而发,不在表也,已经汗下,亦不在表也。经曰:不恶寒而反渴者温病也。明其热自内达外,无表证明矣。
按:伤寒传经,由腑入脏,由阳入阴。温病不传经,止中一二经,或乘某经火,或乘某经虚,被春时寒气所中,自内发外,而作寒热等证,或中腑则腑病,或中脏则脏病,不论日期,始终惟此一二经。《内经》言惟经所动,随经而取,自是明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