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鉴

,入药于内,重汤煮一时。食后,临卧服三剂,全消,妙不可言。
天葵子丸 (黄宾江传) 治瘰 。
紫背天葵(一两半) 海藻(一两) 海带(一两) 昆布(一两) 贝母(各一两) 桔梗(一两) 海螵蛸(五钱)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七十丸。此方用桔梗开提诸气。贝母以消毒化痰,海藻、昆布以软坚核,治瘰 之圣药也。
卷之十五
疔疮
证夫疔疮者,皆由脏腑积受热毒邪气,相搏于经络之间,以致血气凝滞,注于毛孔手足头面,各随五脏部分而发也。其形如粟米,或疼或痒,以致遍身麻木,头眩寒热,时生呕逆,甚则四肢沉重,心惊眼花。盖疔肿初发热,突起如钉盖,故谓之疔。疔疮含蓄毒瓦斯,突出寸许,痛痒异常,一、二日间,害人甚速。
《内经》以白疔发于颈鼻,赤疔发于舌根,黄疔发于口唇,黑疔发于耳前,青疔发于目下。盖取五色以应五脏,各有所属部位而已。然或肩、或腰、或足,发无定处,如在手足、头面、骨节间最急,其余犹可缓也。
近世多食灾牛疫马之肉,而成此证。其形有十三种,皆以形而名之耳。一曰麻子疔,始末极痒,忌麻子油,犯之多不救;二曰石疔;三曰雄疔;四曰雌疔;五曰火疔;五曰烂疔;七曰三十六疔;八曰蛇眼疔;九曰盐肤疔;十曰水洗疔;十一曰刃镰疔;十二曰浮鸥疔;十三曰牛狗疔。惟三十六疔最为可畏,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后日生三,乃至十数,犹为可治。若满三十六,则不可治矣。又有所谓红丝疔,鱼脐疔之类,其名甚多。其红丝疔者,或生手足间,有红丝一条,急宜用针刺断。不然其丝入心,必难治矣。鱼脐疔者,状如鱼脐也。
治凡疗疔疮,皆宜刺疮中心至痛处,又刺四边十余下,令去恶血,乃以药敷之,仍服蟾酥丸之类。
发汗诸疔名目虽多,其治法略同。如身冷自汗,呕逆燥喘,狂喝妄语,直视者,皆毒瓦斯攻内,不可治矣。
方 飞龙夺命丹治疔疮,发脑疽、乳痈、附骨疽、一切无头肿毒恶疮,服之便有头。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恶证药中至宝,危者服之立安。
雄黄(二钱) 朱砂(一钱,为衣) 轻粉(五分) 血竭(一钱) 乳香(一钱)
没药(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