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集注

邪伏于阴也。更遇温暖之气,而变为温疫,盖复感非时之温气,而病没也。以此冬伤于寒,至春发为温病者,皆寒邪伏藏,感时气之温而发为温病也。是以濡弱弦紧之寒脉,而变为温热之证者,用方施治,当如上又所说。盖宜从后之变证,而不从前之寒脉也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庙疾。
凡觉不佳,急须求治,苟延时日,则邪气入深,难可复制。《千金》曰:凡有少苦,以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Rtl忍不治,冀望目差,须臾之间以成瘤疾。此之谓也。
小儿女子,益以滋甚。
小儿气血来全。女子血室多病,凡所受邪,易于滋蔓。
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
膝理者,津液膜泄之所,文理缝会之中也。<金匮要略)曰:腆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又理也。邪客于皮肤,则邪气浮浅,易为散发。若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矣。《金匮•玉函》曰:王侯长存,形色未病,未入揍理。针药及时,伏将调节,委以良医,病无不愈
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邪在肤表,则外属阳而易治。邪传入里,则内属阴而难治。《内经》曰:善治者,:台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台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昔桓侯怠干皮肤之微疾,以至骨髓之病。家有患者,可不备虑!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蚤。晚,则易愈吴
《千金》曰:凡始觉不佳,即须治疗迄至于病,汤食竞进,折其毒势,自然而差
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
传,有常也。变,无常也。传为循经而传,如太阳传阳明是也。变为不常之变,如阳证变阴证是也。邪既传变,病势深也。《本草》曰:病势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内经》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
凡中风与伤寒为病,自古通谓之伤寒。《千金》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膝理,与精气分争,荣卫偏脆,周身不通而病。
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