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指掌

切不可与粥饮。与之立死。不可与热汤。与之则心闭而死。
卷四 瘟疫九传
晚发(参叶案)
晚发者。夏受暑湿之邪。留伏于里。至秋新邪引动而发也。其症与疟疾相似。但寒热模糊。脉象沉滞。舌苔粘腻。脘痞烦闷。午后更热。天明汗解。或无汗。清晨稍解。此暑湿之邪。留着于里。最难骤愈。治法不外三焦主治。在上焦。则舌苔白腻。头胀身痛。肢疼胸闷。咽干溺涩等症。当泄气分之热。宜连翘、杏仁、滑石、薄荷、橘红、通草、半夏、桔梗。热邪重。加黄芩、芦根。湿邪重。加白蔻、浓朴。在中焦。则舌苔微黄粘腻。
痞闷胸满。或目黄舌白。口渴溺赤。宜湿热兼治。用泻心法。半夏、陈皮、赤苓、枳实、川连、通草之类。若湿邪重。则脾阳受伤。目黄腹胀。小溲不利。或大便不实。又宜温中去湿。如茅术、浓朴、二苓、泽泻、木香、木瓜之类。湿甚。加干姜。湿热结于下焦气分。
必兼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宜茯苓、猪苓、滑石、寒水石、晚蚕砂、茵陈、泽泻之类。桂苓甘露饮亦可。若暑湿之邪。入于营分。则口渴。心烦。舌赤。宜清营分之邪。犀角、鲜地、菖蒲、元参、连翘、银花之类。若舌苔中黄边绛。齿燥唇焦。脉左数右大。此暑邪内燔。气血两伤也。玉女煎。
卷四 瘟疫九传
香港脚(述古)
初起发寒热。殊类伤寒。第脚膝痛。或肿。与伤寒异。属湿热。虽由坐卧湿地。与湿水而得。久之必湿化为热。初宜发散。后兼分利。与湿症同法。
主治大法 用茅术、紫苏、二活、秦艽、米仁等。以去风湿。兼利关节。黄柏、黄芩、以清热。防己、木瓜、萆 以达下。消肿利湿。槟榔、陈皮以行气。后佐以血分药调之。川断、芎归、丹参之类。
攻胃。呕逆。二陈、平胃加木瓜。小水不利。五苓散。
攻心。则恍惚谬妄。呕吐不食。眠卧不安。左寸乍大乍小。乍有乍无。不治。
邪客三阳。属表。见寒热拘急。宜汗。邪客三阴。属里。见二便阻涩。宜渗利。
鸡鸣散 治香港脚肿痛。寒湿流注。筋脉浮肿。最验。
槟榔(为君重用) 陈皮(盐水炒) 吴茱萸(少许盐水炒) 木瓜 紫苏 桔梗 生姜鸡鸣时服。天明。大便见黑色粪。是湿毒已下也。
卷四 瘟疫九传
虚烦(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