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发挥
陈文中痘疹方中肉豆蔻丸主之。此涩可以去滑之法也。
叔和云。湿多五泻。此本内经湿胜则濡泻之论。所谓五泻。则与难经之论不同。素问以脏腑分五泻。叔和以风寒湿热食分五泻。
如泄时有发热恶寒。水谷不分者。此风湿证也。谓飧泄。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者是也。宜小建中汤加防风主之。若兼脓血者。胃风汤主之。
如泻时有腹痛。或吐或不吐。所泻者多完谷未化。此寒湿证也。宜理中汤主之。
如泻时有腹痛。或痛或不痛。所下亦有完谷而未尽化者。此邪热不杀谷也。有成糟粕者。皆属热湿。以伤寒论中猪苓汤主之。寒湿热湿宜详辨之。属寒者不渴。属热者渴也。
如泻时水谷混下。小便少而大便多者。此湿泻也。有溏泻无度者。此久湿也。并宜五苓散主之。
如泻时有腹痛腹鸣之证。恶食。所下酸臭之物。此因宿食停滞于中而成湿。此食化为湿也。宜下之。积去泄自止也。丁香脾积丸主之。
泄泻二字。亦当辨之。泄者。谓水谷之物泄出也。泻者。谓肠胃之气下陷也。
猪苓汤
猪苓 泽泻 阿胶 滑石 茯苓(各一钱) 水煎。
春月得之名伤风。其证发热而渴。小便短少。宜先清热后补脾。清热薷苓汤。补脾白术
夏至后得之泻者。有寒有热。渴欲饮水者。热泻也。先服玉露散以清暑止渴。后服白术散以补脾。
如不渴者。寒泻也。先服理中丸以温中补脾。后服五苓散。以清暑。此祖传之妙也。
夏月水泻。其详在因五邪之气所生病条内有案。
秋月得之。伤湿泻也。其证体重。所下溏粪。谓之濡泻。宜渗湿补脾利小便。胃苓汤主之。或升麻除湿汤。
冬月得之。伤寒泻也。其证腹痛。所下清水。宜温。理中丸或理中汤加熟附子少许主之。不止宜豆蔻丸。
四时之中。有积泻者。面黄善肿。腹中时痛。所下酸臭者是也。宜先去积。后调脾胃。
去积丁香脾积丸。调理脾胃胃苓丸。
治泻大法。不问寒热。先服理中丸。理中者。理中气也。治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主之。更不止。胃气下陷也。补中益气汤。清气上升则不泻矣。又不止者。此滑泻也。宜涩之。豆蔻丸主之。此祖傅之秘法也。
小儿泄泻。根据法治之不效者。脾胃已衰。不能转运药性以施变化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