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存斋医话稿

非粘腻之物不能填之。血生于水谷。非调中州不能化之。”是则人身中津液精血。皆属阴类。津液最轻清。血则较 。
精则更加浓矣。读内经“腠理开发。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则知津与液较。液亦略为 浓矣。窃谓津者。虽属阴类。而犹未离乎阳气者也。何以言之。内经云。“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岂非液则流而不行。津则犹随气流行者乎。内经又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雾露所溉。万物皆润。岂非气中有津者乎。验之口中气呵水。愈足征气津之不相离矣。气若离乎津。则阳偏胜。即“气有余。便是火”是也。津若离乎气。则阴偏胜。即水精不四布。结为痰饮是也。蒸露以气上蒸而得露。虽水类而随气流行。体极轻清。以治气津枯耗。其功能有非他药所能及。泰西赞谓不待胃化脾传。已成微妙。余谓病患胃弱。不胜药力者。最为合宜。然其力甚薄。频频进之可也。其气亦易泄。新蒸者为佳。余治伤阴化燥证。清窍干涩。每用之获效。内经谓“九窍者。水注之器。”清窍干涩者。病患自觉火气从口鼻出。殆津离乎气。而气独上注欤。
〔四〕时毒瘟疫。口鼻吸受。直行中道。邪伏募原。毒凝气滞。发为内斑。犹内痈之类。其脉短滑。似躁非躁。口干目赤。手足指冷。烦躁气急。不欲见火。恶闻人声。耳热面红。或作寒噤。昏不知人。郑声作笑。治宜宣通气血。解毒化斑为主。得脉和神清。方为毒化斑解。但其斑发于肠胃嗌膈之间。因肌肤间不可得而见。往往不知为斑证而误治者多矣。
〔五〕治痰气壅塞。悉尼汁一杯。生姜汁四分之一。蜜半杯。薄荷细末一钱。和匀器盛。重汤煮一时。任意与食。
降痰如奔马。此方出幼幼集成。甘寒辛润。邪袭于肺。泄肺降痰。试用良验。
〔六〕滑脉多主痰。以津液凝结故也。然有顽痰阻阂气机。脉道因之不利。反见涩脉者。开通痰气。脉涩转滑。见之屡矣。又现证脉象的是痰证。而病患言无痰。服药后渐觉有痰。亦见之屡矣。阅孙文宿医案治庞姓。遭跌胁痛。服行血散血药多剂。痛不少减。孙诊脉左弦右滑数。曰。“此痰火症也。”庞曰。“躯虽肥。生平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