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

疾病九。)
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 。(疾病五十八。)
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疾病十一。)
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针刺十三。)
三虚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为三虚。帝曰:愿闻三实。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运气三十六。)
精、气、津、液、血、脉脱者之病。(藏象二十五。)
五有余、二不足者,死不治。(疾病三十六。)
人神失守,邪鬼外干。(运气四十三。)
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针刺五十八。)
三十一卷 会通类
十二、疾病(上)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大 。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见针刺类二十七。)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阴阳一。)
足阳明,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喑。足太阴,厥气上逆则霍乱。足少阴,其病气逆则烦闷。足厥阴,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经络五。)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脉色二十一。)
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疾病七十九。)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藏象十一。)
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脉色十一。)
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脉色三。)
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色十七。)
因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