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书

浆,此湿也,茵陈蒿、茵陈五苓散。
心结胸,心忪满,无大热,头汗出,半夏茯苓汤。
谵语头汗,是为血热,属阳明,用承气汤。若心中懊 而头汗者,栀子豉汤。
半表半里,有柴胡证,并小柴胡汤。热寒往来,微恶寒,为表。胁下满,大便坚,为里。
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手足汗
四肢者,诸阳之本,热聚于胃,则津液旁达于手足也。蕴热,则躁烦谵语,挟寒,则水谷不分。
是又承气、理中之不同。
阳明病,手足 汗出,谵语,大便难,与承气汤。阳明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汗出,大便初硬后溏,水谷不分,与理中汤。一法用猪苓汤。
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盗汗
盗汗者,睡着则汗出,觉则便不出矣。杂病责于阳虚,伤寒责在半表半里,故知胆有热也。
阳明病,脉浮紧,潮热盗汗,柴胡桂枝汤。脉浮大,欲眠,目合则汗,小柴胡汤,又柴胡桂枝汤。
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烦热
邪热传里,不经发汗、吐、下则为烦热,与发热似同而异。经曰: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如未作膈热,但当和解微热而已。若心下满而烦,则有吐下之异,宜别其证之虚实而为剂之轻重也。先烦而悸者,为实。先悸而烦者,为虚。虚烦而心中欲呕吐郁闷之状。
太阳病,心烦自汗,小便数者,不可与桂枝汤,宜芍药甘草汤。服桂枝汤后,出汗后烦渴者,脉洪大,白虎加人参汤。
阳明病,心烦喜呕,壮热往来,心下悸,小便不利,小柴胡汤加茯苓。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小建中汤。
发汗后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桂枝汤。
衄而烦渴者,饮则吐水,五苓散;不愈,竹叶石膏汤。
下后昼烦夜静,不渴不呕,无表证,脉微沉,干姜附子汤。若懊 ,栀子豆豉汤。
若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而烦躁者,茯苓四逆。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不解,腹满痛者,有燥屎,大承气汤。吐、汗、下后虚烦,心下痞满,气上冲胸,头眩,身为振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肾伤寒,表里无热,但烦愦,不欲见光明,有时腹痛,其脉沉细,四逆汤。
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烦躁
烦为扰乱而躁为愤怒,躁为先烦而渐至躁也。伤寒烦躁,则有阴阳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