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
发而为黄也。仲景所谓当于寒湿中求之。李思顺云。解之而寒凉过剂。泻之而逐寇伤君。正以此也。圣圣之制。岂敢越哉。或者曰。洁古之学。有自来矣。
【茵陈附子干姜汤】 治因凉药过剂。变为阴证。身目俱黄。四肢皮肤冷。心下痞硬。眼涩不欲开。自利蜷卧。
附子(炮。去皮脐。三钱) 干姜(炮。二钱) 茵陈(一钱二分) 白术(四分)
草豆蔻(面裹煨。一钱) 白茯苓(去皮。三分) 枳实(麸炒) 半夏(汤泡七次)
泽泻(各半钱) 陈皮(三分。去白)
上十味 咀。为一服。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渣。凉服。不拘时候。
卷二十三
肢节肿痛治验
真定府张大。年二十有九。素好嗜酒。至元辛未五月间。病手指节肿痛。屈伸不利。膝膑亦然。心下痞满。身体沉重。不欲饮食。食即欲吐。面色痿黄。精神减少。至六月间。来求予治之。诊其脉沉而缓。缓者脾也。难经云。 主体重节痛。 者脾之所主。四肢属脾。盖其人素饮酒。加之时助。湿气大胜。流于四肢。故为肿痛。内经云。诸湿肿痛。皆属脾土。仲景云。湿流关节。肢体烦痛。此之谓也。宜以大羌活汤主之。内经云。湿淫于内。治以苦温。以苦发之。以淡渗之。又云。风能胜湿。羌活、独活。苦温透关节而胜湿。故以为君。升麻苦平。威灵仙、防风、苍术、苦辛温发之者也。故以为臣。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辛温以散之。甘草甘温。益气缓中。泽泻咸平。茯苓甘平。导湿而利小便。以淡渗之也。使气味相合。上下分散其湿也。
【大羌活汤】羌活 升麻(各一钱) 独活(七分) 苍术防风(去芦) 威灵仙(去芦) 白术 当归白茯苓(去皮) 泽泻(各半钱)
上十味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一服。食后一服。忌酒面生冷硬物。
卷二十三
中寒治验
参政商公。时年六旬有二。元有胃虚之证。至元己巳夏。上都住。时值六月。霖雨大作。连日不止。因公务劳役过度。致饮食失节。每旦则脐腹作痛。肠鸣自利。须去一二行乃少定。不喜饮食。懒于言语。身体倦困。召予治之。予诊其脉沉缓而弦。参政以年高气弱。脾胃宿有虚寒之证。加之霖雨及劳役饮食失节。重虚中气。难经云。饮食劳倦则伤脾。不足而往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