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症汇编

寒之辨。
鼻流浊涕不干苍耳散主之。

渴症多因汗吐下伤津液胃燥故也。
阳邪入三阴渴:太阴则嗌干;少阴则口燥;厥阴则消渴。
阳邪属热伤津液故渴也。
阳邪入三阳
太阳之渴用用五苓散者水停下焦小便不利也。
阳明之渴用白虎汤者,胃热饮水连连不已也。
少阴寒热往来等症必心烦渴用小柴胡汤去半夏加花粉也。
三消
上消者口渴不止属肺,饮多便常也。(乃心移热于肺)
中消者食入即饥属胃,饮多便赤短。(乃阳明燥火)
下消者饮一溲二属肾,尿先浊混,停久则底有膏液。(乃少阴阴水虚不能制火,阳火虚不能化水也。)
上中二消属热,惟下消兼有寒热房痨,其溺出不臭反甜,此肾土之气下泻及溺,面浮如脂者此肾败而精不禁不治。
齿痛
齿统属肾又分上下。上属胃下属大肠。
牙床红肿属阳明症。
臭烂牙关紧属心胆。
牙根见血不红肿乃肾经虚火上冲。
呃逆
呃逆 气自腹中时逆上冲才发于咽喉,连续数声,其声短促不长。
或胃中实热乃失下而作,宜用凉膈而逐热。
或服寒凉太过胃中虚冷而作,宜温中以除寒。
或胃中痰火上冲逆而作,宜开豁之。
或水气停蓄而作者宜分利之。
或食积壅塞而作者宜消导之。
皆用引而伸之,达而降之,推二逐之。
胸膈不利,呃从胸起者肺胃不和,用杏仁桂枝而润肺。
饱满胀闷,呃从腹起胃气上逆加甘草芍药和胃。辨证汇篇卷三

嗳气者因饱食太急作嗳转食气也。
乃胃气弱而不和,三焦因之失职,故清无所归而不升,浊无所纳而不降,留恋嗳酸作饱胸膈不爽,宜陈皮竹茹汤主之。
哕(附噫)
哕与干呕相似,哕者声浊而长,呕者声短而小,皆有声无物。
胃气本虚汗下太过胃气虚冷,
恣饮冷水水寒相搏胃中寒也,
有热气郁于上塞不通。
噫气者胸间气不得下通,无声无物也。因寒气客胃厥逆上行复出于胃故为噫,有伤食噫气臭也。
呕吐
呕者声物俱有而渐出
吐者无声有物而顿出
干呕者有声无物
干呕辨别
因邪气在胃脘,热气与谷气相并逆上冲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