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神书

锄开之;气血凝滞,须用砭针刺之。针头如粟米,气出似云烟。
《黄帝内经》云:人身有三百四十九道,单穴四十九道,双穴三百一十。
《铜人经》云:六百四十四穴,所处不同。识得阴阳,辨得虚实,知其逆顺,是动所生,方可行针。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根据经取之。针之毫毛,隐显莫测,下针必在灵验。一呼一吸,如江河滚滚而来;一按一提,似角弓展展而开。针之玄妙,至理难通。上察周天缠度,奋然气引而来,下极黎庶残骸,却邪陶陶而去。针有孔穴,按天地人三才,涌泉与璇玑、百会。把攒五岳,恒衡岱华嵩。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针有五穴,井荥输经合。
沟渠闭塞,水在于内,经络不通,气血在中。开渠流水,引气而行。亘古至今,补虚泻实,宜浅宜深。然虽手到处,人心巧巧,名传四海。虽不针枯骨重活,自然有起死回生。
览此斯言,神明佑之。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医帅论五十八法
夫医针如帅用兵。药有治而针有效,帅有谋而军自嬴。医知药性,帅察军情。治病则先通脉理,行兵则达探先锋。治伤寒有如上阵,治杂病自守其功,入阵则兵随印转,治病药凭引行。行兵则望风而知其胜败,治病则观形而知其吉凶。帅嬴宫中给赏,医胜守家 功。宫中若无轻弓短箭,医习药灸神针;帅领千万兵卒,医治百万民众。倘若伤民疾,医帅岂可安宁?以行兵、用药,医帅不可不精也。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补泻法五十九法
夫欲行针,先用观神定志,然后审其俞穴,分明此穴主何病、通何路。既得其穴,先以右手持针重四两,左手按穴重七斤,令穴脉针开,使病患咳嗽一声,随即入针,则徐徐催之。令及分寸,则停针候气,左转动以相天,又吸气右转动以法地,再吸气提之,以相人。所谓针有三才之道也。左转补之,右转泻之,皆以得为应。其气下来,再根据前法刺之。自出针,以指按其穴,无令泻其真气。则吸气入针,呼气出针,不按其穴,令邪气从针窍而泄。
大概虚羸劳损痒麻,有补而无泻;伤寒暑湿疼痛,外来之疾,有泻而无补。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
此为补泻手指之法度也。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医道偈六十法
命星可推终难定,相法虽奇未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