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症会心录

焦之生气上升。则任脉下盛而上之廉泉通。则涎下于内。不下于外矣。主此立议。可谓斯道中理析毫芒。
鼻渊
尝观古人谓鼻渊一症。乃寒凝脑户。太阳湿热为病。皆治标而不求其本。
攻邪而反耗其元。于经旨迥乎不合。其说可足信欤。内经曰。胆移热于脑。
则辛 鼻渊。明明属之内伤。与外感全无关涉。何医家辛夷苍耳防芷杂投。致轻者重。而重者危。无非泥古书不化。而虚实莫辨。夭枉人命。是可悲也。夫脑属神脏。藏精髓而居高位。鼻为肺窍。司呼吸而闻香臭。清阳由此而升。浊阴无由而上。是为平人。而要非论胆热及于脑。脑热及于鼻者也。
盖少阳生发之气。全赖肾水为之滋养。肾水虚则胆中之火无制。而上逆于脑。脑热蒸蒸气化。浊涕走空窍而出于鼻。臭浊不堪。闻涕愈下。则液愈耗。液愈耗则阴愈亏。斯时也。头为之苦倾矣。喉为之作咳矣。身为之潮热矣。食饮为之减少矣。而医犹谓之曰风未散也。表药不可缺。寒未退也。辛味不可除。曾不知辛散伤元。有升无降。有阳无阴。肾肝虚于下。而肺气虚于上。虽有卢扁。其奈之何哉。虽然。胆之火。胡为而入脑也。经谓其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曲折布于脑后。脉络贯通。易于感召。惟其虚也。
则灼脑炙髓。阴液下漏。治法宜戒怒以养阳。绝欲以养阴。药进补水保肺。
而藿香牛脑。尤为必用之药。俾水壮火熄。木荣金肃。胆汁充满。而生之气流行。火自安其位矣。倘脾胃渐亏。阳分渐弱。壮水之法。又宜变通。或脾肾双补。或阴阳两救。庶几于病有济。而不致错误也。且脑为诸阳之会。髓为至精之物。鼻属金气之路。治脑也补在髓。治鼻也清在金。脑满可以生水而制火。金空可以化液而制木。而春升少阳之气。与厥阴相为表里。上属于脑。如此则内经谓胆热所关。义亦明矣。冯氏有言。鼻渊乃风热灼脑而液下渗。或黄或白。或带血如脓状。此肾虚之症也。斯言极中病情。第此风非外入之风。乃肝胆火胜而热极风生也。若寒凝脑户。湿热为病。较冯氏之说。不啻霄壤之隔。治鼻渊者。其可不知清窍无壅。阳开阴合之理。而深玩味也哉。
治以肾为主。畅所欲言。可补前人之未备。
益气汤
治鼻病过于解散。其治流清涕者。继成浊涕。渐而腥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