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拾遗

易。詹景凤小辨:同年苏侍御民杰。按云南还,语予:云南有小虫,名曰队队,状如虱,出必雌雄随;人偶得之,以卖富贵家,价至四五金。富贵家贮以银匣,置于枕头内,则夫妻和好无反目,此则物气之正人也。
入媚药,治夫妇不和。
卷十 虫部
风蛤
职方考:闽邵武府出风蛤,类虾蟆。峨嵋峰麓之数村,每春初东南风起,则此物满床厨间,性温暖,治风及手足拘挛折伤。
卷十 虫部
饭苍蝇
谢天士云:虫中各种俱入药用,惟饭苍蝇无用,故本草不载其主治。予精思十年,求其主治不可得。嘉庆庚申,偶在东江晤柴又升先生云:昔在台州患面疔,初起即麻木,痒几入骨,不可忍。山中仓卒无药,有教以用饭蝇七个、冰片一二厘,同研烂敷之,即不走黄。如言,果痒定,次日渐痊,旬日而愈。
束疔根,不走黄;涂疮疤,即生发。
吴秀峰用以涂小儿疖,愈后脱疤不长发,用此捣涂立生。
塞鼻,治拳毛倒睫(药性考)。
卷十 虫部

粤志:阳春有 蜂,尝附橄榄树而生,虽有首足,与木叶无别,须木叶凋落乃得之。土人以置箧笥,每遇蛊毒必鸣,鸣则自呼,又以其声之清浊卜祸福,佩之辟蛊。
卷十 虫部
蜜蜂
纲目只用子,云入足阳明、太阴,而无用蜂者;赤水元珠有治瘰 方用之,为补为后。
赤水元珠云:蜜蜂同杏仁叶、蝙蝠、蛇蜕,治瘰 神效。
卷十 虫部
苦蜜
出处州。刘基苦斋记:匡山之巅,四面峭壁,风从北来,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性之苦者,莫不布族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难,久则弥觉其甘。按:纲目言蜜有黄连蜜,味苦,而知更有天成自然之苦蜜,故补之。
除积热,已烦渴,解热痢暑积,驱风,丸药中用之,更佳。老人肠燥,以一盏和酒食,尤宜。
卷十 虫部
蜜虎
似蜂而大,首尖身园,状如橄榄形;有两翼,亦如蜂翅:遍身生毛,花斑色;尾有短毫,铺张如鹅尾;鼻上有须二根,喜入花心中,以须钩取花蕊而出,其须能伸缩屈曲,如象鼻然以卷物,登州人呼古路哥子,安徽人呼为蜜虎,养蜜者最忌之。 台湾府志:蜂虎虫属,状似灯蛾而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