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图翼

 百证赋云:兼阴交,治中邪霍乱。
灵光赋云:治气上壅。又兼阳陵、阴陵、申脉、照海,治香港脚及在腰之疾。
席弘赋云:治手足上下疾,亦治食癖气块。又云:虚喘宜寻三里中。又胃中有积,刺璇玑,此穴功亦多。又气海专治五淋,又须针三里。又治耳内蝉鸣,腰欲折,须兼五会补泻之始妙。又云:若针肩井须三里,不刺之时气未调。又治腰连胯痛。又治脚肿脚痛,须兼悬钟、阳陵、阴陵、三阴交、太冲行气,并治指头麻木。又腕骨腿疼泻此穴。又兼风府,针度浅深,更寻三里,治膀胱气未散。
通玄赋云:能却五劳之羸瘦。又云:治冷痹。
捷法云:治食不充肌。
天星秘诀云:耳鸣腰痛先五会,后耳门、三里。又云胃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又云:兼二间,治牙疼、头痛并喉痹。又云:兼期门,治伤寒过经不出汗。
四总穴云:肚腹三里留。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能除心胁痛,腹胀胃中寒,肠鸣并泄泻,眼肿膝胫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光全。增治法云:治五劳七伤,腰痛不举,喉痹,胁间暴痛不得息,咳嗽多痰,足痿足热,腹中瘀血水肿,阴气不足,热病汗不出,喜呕口干,身反折,口噤鼓颔,胃气不足,闻食即吐,泄痢水谷不化,消渴,遗尿,失气,阳厥恶寒,头眩,小便不利,悉宜针灸。
上巨虚(一名巨虚上廉) 在三里下三寸,两筋骨陷中,举足取之。海论曰:冲脉者,其输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巨虚上廉,足阳明与大肠合。(上廉属大肠,下廉属小肠,出本输篇及邪气脏腑病形篇。)刺三分,灸三壮。甲乙经作刺八分。千金云:灸以年为壮数。
主治脏气不足,偏风香港脚,腰腿手足不仁,足胫酸,骨髓冷疼,不能久立,挟脐腹痛,肠中切痛,飧泄食不化,喘息不能行,腹胁支满狂走。此穴主泻胃中之热,与气冲、三里、下巨虚治同。
条口 在三里下五寸,下廉上一寸,举足取之。刺五分,灸三壮。甲乙经云:刺八分。
主治足膝麻木,寒酸肿痛,趺肿转筋,湿痹足下热,足缓不收,不能久立。
天星秘诀云:兼冲阳、绝骨,治足缓难行。
下巨虚(一名巨虚下廉) 在上廉下三寸,两筋骨陷中,蹲地举足取之。巨虚下廉,足阳明与小肠合。又为冲脉下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