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会约医镜

参 实表汤

治元气素弱而痘痒者,此危症也,宜补剂加去风药。

黄 (蜜炒,一钱五分) 人参 甘草 肉桂 防风 白芷(各八分) 当归(一二钱)

川芎 桔梗 浓朴(各六分) 南木香(三分)

或加荆芥、姜蚕各五分,生姜四分,同煎服。如有触犯秽气而痒者,悉用红枣,或苍朮,或茶叶,烧烟熏之。外用绢袋裹小儿之手,免至搔破。或先有破者,若复脓成结痂,可保无虞。
○外以荆芥扎一大指大,点燃,于痒处点之。患者自以为妙。

宁神汤

(新) 治痘成浆之时,气血外出,自心舍空虚,神无所依,或昏睡不醒,口中喃喃,狂言如祟等证。此亦常病,勿作慢惊施治。

人参 当归 熟地(各二钱) 茯神 石菖蒲(各一钱) 枣仁(炒研,八分) 远志(六分)

炙草(五分)

共为末,猪心血和为丸,辰砂水飞为衣,灯心汤下。

以后治痘收靥数日内方论:凡痘出八九日,脓浆充满,颜色苍蜡者,上也。若无他症,不必服药。

养胃开痰汤

治痘脓少,至收结时,或身倦食少,痰液壅塞等证。

人参(或以山药炒黄三钱代之) 白朮(钱半) 甘草(炙,一钱) 茯苓 半夏(各钱三分)

白莲肉(去心炒) 山楂肉(各八分) 陈皮(去白) 桔梗(各五分) 生姜(七分)

同煎,温服。如口渴,去半夏,加麦冬八分,北五味(研)九粒。吐逆者,加藿香、砂仁各四分。

灌脓时,忌用朮、苓、半夏,恐其燥也。至此际可用。

建中汤

治痘收时,寒战切牙者,此真气外发而内虚寒也。

人参 黄 (蜜炙,三钱) 白朮(钱半) 当归身(八钱) 大川芎(八分) 附子 干姜(炒微黑)

肉桂 炙草(各一钱) 丁香(五分) 生姜(七分)

温服。有谓此证属热者,必有实证实脉,方可用凉。此不轻见,不得误用。

温表调中汤

治痘当收结时,身凉肢冷,不能蒸热回浆,当靥不靥,此虚寒也,宜补气血,而助之收结。

即前方加茯苓一钱,白芷、防风各八分。

清表解毒汤

治痘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