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

其戾气而不婴其欢心。于是政成教达。安乐久而无后患矣。是以三代之治。皆更数圣人。历数百年。
而后俗成。则予之药终年而愈疾。盖无足怪也。故曰天下之理。有快于吾心者。其末也必有伤。求无伤于其终。则初无望其快吾心。虽然。岂独于治天下哉。客再拜而记其说。
卷十三
心胃痛及腹中痛
【草豆蔻丸】 治因饥饱劳役。脾胃虚弱。而心火乘之。不能滋荣心肺。上焦元气衰败。
因遇冬冷。肾与膀胱之寒水大旺。子能令母实。助肺金大旺相辅。而来克心乘脾。故胃脘当心而痛。此大复其仇。故经云。大乘必大复。理之常也。故皮毛血脉分肉之间。元气已绝于外。又以大寒大燥二气。并而乘之。其人苦恶风寒。耳鸣及腰背相引。而鼻内苦 肉不通。不闻香臭。额寒脑痛。目时眩。寒水反乘脾土。痰唾沃沫。饮食反出。腹中常痛。心胃痛。胁下急缩。有时而痛。腹不能伸。大便多泄而不秘。下气不绝。或腹中鸣。胸中气乱。心烦不安。而成霍乱之意。膈咽不通。极则有声。鼻中气短。遇寒滋甚。或居暖处。方过口吸风。寒则复作。四肢厥逆。身体沉重。不能转侧。头不可以顾。小便溲而欠。此脾虚之至极也。
橘皮(八分) 僵蚕(八分) 草豆蔻(一钱四分。面裹煨熟。去皮)
泽泻(一钱) 青皮(六分) 吴茱萸(八分。洗去苦) 半夏(一钱)
黄(八分) 益智仁(八分) 人参(八分) 神曲(炒。四分)
生甘草(六分) 姜黄(四分) 桃仁(汤浸去皮尖。六分) 当归身(六分)
柴胡(四分。详胁下痛。多少用之) 大麦 (一钱半) 甘草(炙六分)
上除桃仁另研外。余同为末。入桃仁研匀。汤浸蒸饼。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热白汤送下。旋斟酌虚实多少用之。
【神保丸】 治心膈痛。腹胁痛。肾气痛。痰积痛。
木香 胡椒(各二钱五分) 干蝎(七个) 巴豆(去心。膜油。十个)
上为细末。入巴豆霜令匀。汤浸蒸饼为丸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丸。姜汤下。
【丁香止痛散】 治心气痛不可忍。
良姜(五两) 茴香(炒) 甘草(炙。各一两半) 丁香(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不拘时。
【失笑散】 定心气痛不可忍。小肠气痛。
蒲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