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征


栀子大黄豉汤证曰:心中懊 。
以上二方,香豉皆一升。
栀子豉汤证曰:心中懊 。又曰:胸中窒。又曰:心中结痛。
栀子甘草豉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栀子生姜豉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三方,香豉皆四合。
瓜蒂散证曰:心中满而烦。
以上一方,香豉一合。
上历观此诸方,其主治心中懊 也明矣。
互 考枳实栀子豉汤条,无心中懊 证。为则按:栀子大黄豉汤,此枳实栀子豉汤而加大黄者,而其条有心中懊 之证;心中懊 ,固非大黄所主治也。然则枳实栀子豉汤条,其脱心中懊之证也明矣。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是栀子豉汤加味之方也。故每章之首。冠以若字焉。心中懊 而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心中懊 而呕者,栀子生姜豉汤,斯可以知已。
辨 误栀子豉汤方后,皆有一服得吐止后服七字,世医遂误以为吐剂,不稽之甚。为则试之,特治心中懊 耳,未尝必吐也。且心中懊 而呕者,本方加用生姜其非为吐剂也,亦可以见矣。《伤寒论集注》曰:旧本有一服得吐止后服七字,此因瓜蒂散中有香豉,而误传于此也。
今品 考香豉 李时珍曰:造淡豉法,用黑大豆二三斗,六月中淘净,水浸一宿,沥干,蒸熟,取出摊席上,候微温,蒿覆;每三日一看,候黄衣上遍,不可大过,取晒簸净,以水拌之,干湿得所,以汁出指间为准。安罐中,筑实,桑叶盖浓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曝
卷下
泽泻
主治小便不利冒眩也。旁治渴。
考 证泽泻汤证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五苓散证曰: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以上二方,以泽泻为君药。泽泻汤,泽泻五两,五苓散一两六铢半。
茯苓泽泻汤证曰:吐而渴欲饮水。
以上一方,泽泻四两。
八味丸证曰:小便不利。又曰:消渴、小便反多。
以上一方,泽泻三两。
猪苓汤证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以上一方,泽泻一两。
牡蛎泽泻散证曰:从腰以下有水气。
以上一方,用泽泻与余药等分。茯苓泽泻汤以下四方,以泽泻为佐药也。
上历观此诸方,泽泻所主治也,不辨而明矣。
互 考泽泻、五味子,同治冒而有其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