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图翼
为补养,令得平复,则诸病无所不治。又法:如其人骨节分明,则以椎数为准;若脊背肥浓,骨节难寻,须以大椎至尾 ,量分三尺折取之;不然则以平脐十四椎命门为则,逐椎分寸取之,则穴无不真。然取大椎之法,除项骨三节不在内,或人亦有项骨短而无可寻者,但当以平肩之处为第一椎,以次求之,可无差也。快捷方式云:灸膏肓功效,诸书例能言之,而取穴则未也。千金等方之外,庄绰论之最详,然繁而无统,不能归定于一。余尝以意取之,令病患两手交在两膊上,灸时亦然,胛骨遂开,其穴立见,以手指摸索第四椎下,两旁各三寸,四肋三间之中,按之酸疼是穴,灸至千壮,少亦七七壮,当根据千金立点立灸,坐点坐灸,卧点卧灸为的。刘瑾云:取膏肓二穴,当除第一椎小骨不算,若连第一椎数下,当在五椎下两旁各三寸半,共折七寸,分两旁,按其酸疼处,乃是真穴。每根据此灸疗,多获痊愈。
灸七七壮,至百壮、千壮。一云灸后当灸足三里,以引火实下。此穴自晋以前所未有,乃后人之所增也。
主治百病,无所不疗,虚羸瘦损,五劳七伤诸病,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可灸二七至七七壮。
百证赋云:兼魄户,治劳瘵传尸。
灵光赋云:治背脊痛风劳一切诸病。
乾坤生意云:兼陶道、身柱、肺俞,治虚损五劳七伤紧要之穴。
神堂 在五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刺三分,灸五壮。此穴主泻五脏之热,与诸脏俞同。
主治腰脊强痛,不可俯仰,洒淅寒热,胸腹满逆时噎。
在肩膊内廉,六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甲乙经曰:以手痛按之,病者呼噫嘻是穴。盖因其痛也。刺六分,留七呼,灸五壮。一曰二七壮至百壮。
主治大风,热病汗不出,劳损不得卧,温疟久不愈,胸腹胀闷,气噎,肩背胁肋痛急,目痛咳逆鼻衄,忌苋菜、白酒。
千金云:多汗疟病,灸五十壮。
膈关 在七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开肩取之。刺五分,灸五壮。
主治背痛恶寒脊强,呕吐饮食不下,胸中噎闷,大小便不利。此亦血会,治诸血病。
魂门 在九椎下,相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刺五分,灸三壮。
主治尸厥走注,胸背连心痛,食不下,腹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