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
青木香 麻黄(去节,各二两) 升麻(三两)
上三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令尽。暖卧取微汗,避风,以粉粉身。
治痈发背升麻汤方:升麻(三两)
上一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昔何道静母在建安,夜得发背,至晓半臂黑,上热如火,嘘吸烦闷,时无三两升麻,唯一两,以水三升,煮得一升,如上法,一服觉如小宽,再服热瘥,乃得眠。至暮服尽转佳。明日视背色还复,遂愈也。
卷第二十三·疮痈上
黄父相痈疽论第一
《九江黄父相痈疽论》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赤而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乃注于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纲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之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神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或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歧伯曰: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芦不成,五谷不植,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荣卫固流不休,上应星宿,上应经数,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也。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骨空不得泄泻,则筋骨枯虚,枯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营(一作亲),经脉败漏重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卷第二十三·疮痈上
诊痈疽发起处第二
方一首
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歧伯曰:略说痈疽极者有十八种。
痈发于咽中,名曰猛疽。不急治则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而死。其化为脓者脓泻已,则含豕膏,无食三日,已(一云无冷食。)
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疽大而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则十余日而死。
阳气大发消脑流项,名曰脑烁疽,其色不乐(一作余),项痛如刺以针,心烦者死不可治发于肩及 名曰疵疽,其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