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松园医镜
脑疽,背痈。故消渴病少愈,急宜用忍冬,少佐甘草熬膏,频饮预防,可免。
竹叶石膏汤〔见伤寒。〕治消谷善饥,饮食昼夜无度。〔经言:善黄而瘦,火之故也。〕大便硬少。〔戴人所谓烈火 石,则消为灰是也。〕口渴饮水,〔阳明症本渴炊。〕宜参前方加用之药。〔嘉言云:治中消病,当知急救金、水二脏,故须地、冬之品。〕此方上、中、二消通可用之。昔东垣以之治鬲消,洁古以之治中消,嘉言谓人参白虎汤,治火热伤其肺、胃,乃清热救渴之良剂也。
六味加知柏汤〔见火。〕八仙长寿丸〔见虚劳。〕 溲溺频数,〔水虚火旺,逼迫膀胱下注故也。〕膏浊不禁,烦渴引饮,〔肾水虚,故引饮自救。〕甚者耳叶焦枯,〔耳为肾之外候。〕二方通可加减用之。
此方壮水滋阴降火,为下消正治之方。宜加清金润燥之品,大剂次之。按《金匮》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八味丸主之。沈目南注云:男子房劳伤肾,水亏火旺,而成消渴,水亏则相火无制,胃关大开,逼迫水饮,直从膀胱溺出而无底止,用六味滋起肾水;因相火散漫不收,借桂附收摄元阳入肾,蒸腾肾水而治中、上二焦之火,则消渴自止。此乃兵之以奇胜者也,不善用之,反致祸败。又按昔人每用八味丸以治消渴。云因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故饮一斗、溺一斗,试尝其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桂、附壮其少火,如釜底加薪,热气蒸腾,锅盖湿润。虽至理攸寓,然今人之病,火衰者绝少,不可轻试。
忍冬丸〔亦可作膏。〕忍冬花〔根茎叶皆可用。 入坛内,酒浸足,泥固,糠火微煨一宿,取出晒干。入甘草少许为末。即以所浸酒煮糊为丸,如桐子大,或汤或酒送下。〕此养阴退阳,调和荣卫血脉,凡系火热炽盛之体,允为服食仙方。
三消之脉,数大者生,细微者凶。
卷十·御集 三消
举例
一 一人正月间骤发齿痛,十余日而愈。四月间焦劳过多,齿痛大发。医用石膏、知母等药治之。
不效。用刀去齿间紫血,满口痛不可忍,齿俱摇动。至六、七月间,饮食益多,小便如膏,肌肉尽削。
至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