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用补气补血、益筋壮骨之药,经年始愈。此三句必是错简,当删之。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按】禹余粮丸,为涩痢之药,与此证不合。“与禹余粮丸”五字,衍文也,当删之。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数〕,{弱}〔数〕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数〕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按】三“弱”字,当俱是“数”字。若是“弱”字,热从何有?不但文义不属,论中并无此说,当改之。
卷十七 正误存疑篇
正误
{伤寒所致}太阳病,痉湿 ,此三种,宜应别论。
【按】“伤寒所致”四字,甚无所谓,当删之。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按】“反恶寒”之“反”字,衍文也。刚痉证应恶寒,非反也,当删之。
卷十七 正误存疑篇
正误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不)止,亡{血}〔阳〕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按】“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热补药?利止是“利不止”,亡血应是“亡阳”,当改之。
卷十七 正误存疑篇
正误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大〕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按】尺中“微”字,当是“大”字,若是“微”字,断无可下之理,当改之。
卷十七 正误存疑篇
正误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大去小〕,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为阴盛),则汗出;下微{本大}〔小〕者,(为阳盛),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按】“脉来头小本大”,当是“脉来大去小”。“上微头小者”,当是“上微小者为阴盛”。“下微本大者”,当是“下微小者为阳盛”。始与上下之义相属,当改之,补之。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营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抟,名曰纲。卫气弱名曰 ,营气弱名曰卑, 卑相抟,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营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抟,名曰{沉}〔强〕。
【按】“名曰沉”之“沉”字,应是“强”字,玩下文可知,当改之。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