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四十八 呕吐门

黄帝素问

 诊要经终论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注 足太阴脉,入腹属脾,故为腹胀。手太阴脉,上膈属肺而主呼吸,故为不得息。胀满则升降难,不得息则气道滞,故为噫呕。呕则气逆于上,故面赤。不逆则否塞于中,故上下不通。脾气败则无以制水,故黑色见于面。肺气败则治节不行,故皮毛焦。】

 举痛论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注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从胃上出,故痛而呕。】

 痹论
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注 肺主气而司呼吸,其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故痹则烦满喘而呕。】
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注 胃气不能行于四肢,故四肢解堕。脾脉上膈挟咽,气痹不行,故发咳。入胃之饮,上输于脾肺,脾气不能转输,故呕汁。肺气不能通调,故上为大塞。】

 厥论
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注 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故厥则腹满(月真)胀。食饮入胃,脾为转输,逆气在脾,故后便不利。脾不转运则胃亦不和,是以食则呕而不得卧也。】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注 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而主化水谷,少阴气厥,以致中焦虚满而变为呕逆,上下水火之气不交,故下泄清冷也。呕变当作变呕。】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
【注 手太阴厥逆,肺气逆也。肺主气,故虚满而咳。不能通布水津,故善呕沫。此是主肺所生之病,故当治主病之肺气焉。】

 脉解篇
太阴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
【注 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则盛满而上溢,故呕。经云:足太阴独受其浊,太阴之清气上出则为噫,浊气上溢则为呕也。】
少阴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
【注 少阴寒水在下,若火之气在上,上下水火不交,则诸阳之气上浮而无所依从矣。是以阳热上逆,而为呕咳气喘之病。】

 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