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斋语

《王心斋语录》 明 王艮

语录上

《大学》言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国在齐其家,齐家在修其身,修身在正其心,而正心不言在诚其意,诚意不言在致其知,可见致知、诚意、正心,各有工夫,不可不察也。

《中庸》“中”字,《大学》“止”字,本文自有明解,不消训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是分明解出“中”字来。“于止,知其所止”、“止仁”、“止敬”、“止慈”、“止孝”、“止信”,是分明解出“止”字来。

天下之学,惟有圣人之学好学:不费些子气力,有无边快乐。若费些子气力,便不是圣人之学,便不乐。

“不亦悦乎”,“说”是心之本体。

“志于道”,立志于圣人之道也。“据于德”,据仁义礼智信,五者,心之德也。“依于仁”,仁者善之长,义礼智信皆仁也,此学之主脑也。“游于艺”,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也。

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故立吾身以为天下国家之本,则位育有不袭时位者。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不论有位无位,孔子学不厌而教不倦,便是位育之功。

学是愚夫愚妇能知能行者。圣人之道,不过欲人皆知皆行,即是位天地育万物把柄。不知此,纵说得真,却不过一节之善。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与鸢飞鱼跃同一活泼泼地,则知性矣。

戒慎恐惧莫离却不睹不闻,不然便入于有所戒慎、有所恐惧矣。故曰: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论道理若只得一边,虽不可不谓之道,然非全体也。譬之一树,有见根未见枝叶者,有见枝叶未见花实者,有见枝叶花实却未见根者,须是见得一株全树始得。

不执意见,方可入道。

学讲而后明,明则诚矣。若不诚,只是不明。

孔子虽天生圣人,亦必学诗、学礼、学易,逐段研磨,乃得明彻之至。

知得身是天下国家之本,则以天地万物依于己,不以己依于天地万物。

“若能握其要,何必窥陈编”,白沙之意有在,学者须善观之。《六经》正好印证吾心,孔子之时中,全在韦编三绝。

人之天分有不同,论学则不必论天分。

体用不一,只是功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