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长语

不畏乎?可不痛乎!

子弟衣食,不可求美,宴游不可数,与朋友不可骤交,闲人不可多见,淫词不可寓目,时日不可偷过。

做秀才要做个好秀才,做官要做个好官,方不贻父母骂辱耳。不然,虽位至公卿,终为不孝之子。

除好色、好货、好名、好便安外,犹有病耶?有“四好”而万恶来,无“四好”而万善来。无之,殊不易,须猛力克耳。

○子弟偏好必中“四毒”:

一色毒(邪思、秽语、淫视、浪游)。

二货毒(钱财、器用、衣服、玩好)。

三名毒(诈伪、争斗、夸耀、妒忌)。

四便安毒(闲散、游戏、贪饮、好眠)。

○既中四毒、虽得善药、难治“四症”:

一傲症(刚愎自用、闻善不服)。

二惰症(虽不自用、颓靡难堪)。

三隔症(非傲非惰、胸实不开)。

四杂症(亦有所解、心自乱麻)。

○四症既深、善药不治、必成“四死”:

一性情死(良心销灭、永无转念)。

二耳目死(聪明锢塞、无路开导)。

三身死(淫昏凶险、亏体促寿)。

四家死(世德倾颓、门祚颠坠)。

呜呼?凡子弟稍有人心者,闻吾“四毒”、“四症”、“四死”之说,得不悚然自振拔哉!一悚然自振拔,而症有起色,可以不死矣。彼“四毒”,又乌能害人也!危哉,微哉!

○佳子弟十德(或问予:佳子弟若何,故书此):

敦孝弟、务信实、存长厚、知名节、慎交游、恒诵读、循恭逊、持静默、习勤苦、崇俭朴。

○今世士人家子弟,朝夕于师长、书策之前,而长有五恶:

鄙陋、怠惰、淫荡、欺诈、桀傲。

○立身立业、二主二辅:

内怀廉耻(立身之主),外饬威仪(立身之辅);痛读经书(立业之主),亲习文辞(立业之辅)。

○子弟变化气质二急务:

读书、择交(刘元城有言:“子弟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匪人。”然则二者之中,择交尤急。)

不顺乎亲,则不信于友,此良友也。吾以为不顺乎亲者,必交败德之友矣。《易》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伤其身,即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