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知津

之后。又似经论太无分别矣。
一此土述作。唯肇公及南岳天台二师。醇乎其醇。真不愧马鸣龙树无著天亲。故特收入大乘宗论。其余诸师。或未免大醇小疵。仅可入杂藏中。
一西土撰述。但以义兼大小。或复事涉抄撮。故名为杂。此方撰述。则以诸家不同。体式亦异。故名为杂。
一此土净土宗。如妙宗钞。十疑论等。台宗。如玄义文句三止观等。贤首。如华严疏钞等。并已收入大乘论藏。故所列咸皆无几。俟法海观澜中。乃当备列各宗要书。
一义目于华严法华等经。便取贤首温陵等意旨释之。未免依他作解。障自悟门。今但列其品题。幷品中事理大概。使人自知纲要。唯至疏钞玄文。方略出其释经之法。使知各家制立轨则不同。
一义目每于重单译中。先取单本总列于前。后以重本别列于后。相去悬隔。查考稍难。又每以先译为主。不分译之巧拙。致令阅者不知去取。今选取译之巧者一本为主。其余重译。卽列于后。俾不能徧阅者。但阅其一。卽可得旨。若能徧阅者。连阅多译。便知巧拙之得失也。
一凡重译本。于总目中。卽低一字书之。使人易晓。至后录中。则与主本或全同。或稍异。仍备明之。使人知其或应并阅。或可不阅也。
一诸经或已流通。则人多素晓。或虽未流通。而卷帙不多。则人易翻阅。故所录皆略。唯大般若。实为佛祖迅航。而久不流通。卷盈六百。故所录稍详。又宝积。大集。及诸密部。幷阿含等。凡卷帙多而人罕阅者。亦详录之。庶令人染一指而知全鼎之味云尔。 阅藏知津总目卷第一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编次 【第一经藏二分一大乘经二小乘经】 【第二律藏二分一大乘律二小乘律】 【第三论藏二分一大乘论二小乘论】 【第四杂藏二分一西土撰述二此方撰述】  ○一大乘经五部一华严部二方等部三般若部四法华部五涅槃部  ○一华严部(卷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拱平章爱育黎首臣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四十卷 南伏戎羌北伏戎羌遐)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 汤坐朝问道垂
佛说兜沙经(四纸半 南迩北壹)
佛说菩萨本业经(十一纸半 南迩北壹)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九纸半 南迩北率)
菩萨十住行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