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炖煌本坛经

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至堂前。望上人引慧能至南廊下,见此偈礼拜;亦愿诵取结来生缘,愿生佛地。童子引能至南廊下,能即礼拜此偈。为不识字,请一人读。慧能闻已,即识大意。慧能亦作一偈,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呈自本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附]。慧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又偈曰: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附]!
院内徒众,见能作此偈,尽怪。慧能却入碓房。”
十六
五祖忽见慧能偈,即知识大意。恐众人知,五祖乃谓众人曰:此亦未得了。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于堂内,说《金刚经》。慧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十七
五祖言:慧能!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能得衣法,三更发去。五祖自送能于九江驿。登船时,便五祖处分:汝去努力!将法向南,三年勿弘此法。难去,在后弘化,善诱迷人,若得心开,汝悟无别。辞违已了,便发向南。
十八
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不知向后有数百人来,欲拟殴慧能,夺衣法。来至半路,尽总却回。唯有一僧,姓陈名慧明,先是三品将军,性行粗恶,直至岭上,来趁犯着。慧能即还法衣,又不肯取。我故远来求法,不要其衣。能于岭上,便传法慧明。慧明得闻,言下心开。能使慧明即却向北化人来。
十九
慧能来依此地,与诸官寮道俗,亦有累劫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慧能自知。愿闻先圣教者,各须净心。闻了,愿自除迷,如先代悟。[下是法]
◇三◇

慧能大师唤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善知识!愚人智人,佛性本亦无差别,只缘迷悟:迷即为愚,悟即成智。

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第一勿迷言慧定别。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善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定慧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