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佛言。大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佛言。当今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佛言。人随情欲。求於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佛言。财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系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於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佛言。爱欲莫甚於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天神献玉女於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於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乾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