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经撰杂譬喻

言。我持佛戒不得杀生。厨监大恚。即白佛言欲治之。王问曰。汝故欲违我教耶当杀汝。厨士答曰。我是佛弟子受持五戒。宁自杀身不违佛教而便杀生。若随王教犯杀者死入地狱。巨亿万岁罪竟乃出。常当短命。持戒不缺就王诛者。死转上天。天上得福所愿自然。今假令当死。转此生身当受天上。罪福之报相去殊远。我以是故死死不犯耳。王言。与七日期。当以象蹈杀汝。若不死者语乃有实。七日之后。士尽是优婆塞。身作佛身相如佛形。以验五百象往蹈之。优婆塞如佛法。则举手五指化为五岳山。一山间有一师子出。象见师子惶怖悉皆伏地。如佛在时。王尔乃信知有佛。便罢祠祀。从此人受佛戒。臣吏人民亦皆从受戒。遂为国师。贤者持戒度人如此。
(三五)
昔佛在世时。有一优婆夷。朝夕诣佛供养尽虔未曾有懈。佛知而问欲何志愿也。便白佛言。若有福报。愿欲现世生四子。佛便问何以索四子也。优婆夷言。若四子长大。令一人主治生贾市积聚财宝。令一人知田农畜养积聚六畜及谷。令一人求官食禄覆荫门户。欲令一人出家作沙门得道成就还度父母及一切人。求四子者正为此耳。佛言令汝得所愿。优婆夷大喜为佛作礼而去。后生一男。聪明点慧其母爱之世间无比。子后长大便问母言。慈爱何以太甚未有此比。母语子言。本愿四子。唯得汝一人。并爱在汝许。是以尔耳。所欲之意悉向儿说。儿闻母说深感母志。便行治生。未满一年得巨亿财。次安田业畜牧盖泽牛马谷米甚无数。次行学问仕进求官取妇生男门户遂成豪之家。复启言。所以求四子。各知一事。今代为之。三事粗办唯少一事。得出家者甚善。慈母曰。四子之愿得具足矣。母心念言。本愿四子各付一事尚恐不办。此儿所作。过于本望。令得出家必能成道。即听出家。儿辞母向佛所求作沙门。即得具足精进。不久得阿罗汉道。还度父母及一切人。得福得道无不欢喜。是以作福发愿但在心志。无往不得也。
(三六)
昔有一老母。惟有一子。得病命终。载著冢间停尸。哀感不能自胜。正有一子当以备老。而舍我死。吾用活为不能复归。当并命一处。不食不饮已四五日。佛知将五百比丘诣彼冢间。老母遥见佛来威神光奕。迷悟醉醒。前趣佛作礼住。佛告老母。何以冢间也。白言世尊。唯有一子舍我